今天去認養一隻狗,買了飼料牠不吃 - 狗

By Mason
at 2019-05-22T00:47
at 2019-05-22T00:4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whoisanky (ノ・ω・)阿呼(・ω・ヾ)》之銘言:
: ※ 引述《keyesleo (以前曾經很帥)》之銘言:
: : 還有,不要亂聽很多狗版的人的意見
: : 很多人根本是把狗當成機器狗在養
: : 食物限制成這樣??
: : 你們不喝珍珠奶茶? 不吃麥當勞?
: 國人死因第一癌症 前三是肝癌 肺癌 腸癌
: 喝酒 抽煙 不慎選的外食 都是致癌因子
: 高油高鈉高反式脂肪 有機會得三高 慢性病
: 我天天抽煙沒事,也許他久久一根卻會得癌症
: 更何況人出問題還有健保跟保險幫忙負擔
: 狗出問題就是卯起來燒光飼主的積蓄。
其實這種隨機性的統計數據,當中可變因素太多,要找到條件一模一樣的對
照組跟實驗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看看參考就好,不用太認真。
就跟台灣的GDP一樣(遠目)
: : 一隻狗活的只能吃那種難吃的健康食品,生活還有什麼樂趣
: 人跟狗對{好吃}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 如果你認為你的好吃就是狗的好吃,
: 你的難吃就是狗的難吃,
: 有些狗狗會去吃消化不良的糞便跟路邊的鳥屍,
: 那你可能也會想去吃糞便跟鳥屍囉?
: 嗯…if so,我不介意你跟我分享心得啦XD
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我想人跟狗在味覺上還是有其相通的地方,而且跟好
吃或難吃無關,單純就是飲食文化的差異。
就像外國人不敢吃臭豆腐豬血糕,我自己不敢吃蜘蛛蟋蟀蜜蜂一樣,剩下的
就不多說了。
: ----------
: 1.如果飼主都能挑選人用級的食材那是最好不過了!
: 盡量不要購買一些成分不明的寵物食品給狗狗,
: 像(塗膠水的<待查證)牛皮骨、紅橙黃綠的小餅乾之類的,
: 畢竟寵物食品的檢驗並沒有人用級食品的檢驗來的細膩與嚴苛。
這部分除非是自己給生食或鮮食,不然很難完全避免。
但我也坦白講,給狗狗吃到非人用等級的食材,他們會怎麼嗎?不管是人是
狗都一樣,只要吃進去的東西是新鮮的,沒有腐壞的,會有甚麼不好的影響
嗎?(至於什麼過敏體質或特殊情況這邊先不討論)
甚至人人聞風色變的4D肉類,其中除了Diseased外,其他3D真的有這麼可怕
嗎?人類社會中不會吃到3D的肉類嗎?如果有加入大賣場臉書的,應該偶爾
都會看到別人分享疑似4D的肉品。
研究報告指出會造成狗的衰老速度快出20%,壽命縮短近30%,但這個研究就
像我上面說的一樣,可以參考,但我不要當作絕對標準,因為就算不是吃4D
飼料的一樣也有可能有類似情況。
當然我不是說4D多好,能避免當然避免。但不是每個人養狗都要養到100分
,吃吃非人食等級或剩菜剩飯其實也沒這麼嚴重。
: 2.多給各種食材是好事,
: 多樣性攝取分散風險,飲食也充滿樂趣,
: 但要慎選食材,不放心的話餵食前可以Google一下~
對於現在多數人來說,這沒啥好選擇的,因為飼料成分大部是固定的。
: 3.好吃的東西不一定要重調味,
: 個人N年前,看到健檢報告一堆紅字,
: 後來參閱健身前輩們的飲食菜單重新調整,
: 發現其實清淡料理的原型食物也能吃的美味,
: 還能維持體態與健康,
: 現在炸物燒烤類食物我已經很少接觸了,也不會懷念。
: (上一次吃雞排…七年前了吧?)
: 只要食材新鮮、豐富,少油鹽蒸煮拌炒就會很好吃,
: 而不是要靠重口味,增加器官負擔才會好吃。
: https://i.imgur.com/sVvHM7c.jpg
: (週末剛好去吃養生蔬食餐廳,好好吃>///<)
先不說重調味的意義每個人都不同。
但是清淡飲食 = 健康飲食 ? 我覺得這是很多人錯誤的觀念。
先不說人體對於各種營養元素都有需求,每樣食材的處理方式也不相同。
https://news.tvbs.com.tw/life/636581
再講下去就離題很多,也不是我想講的,所以先打住。
: 4.
: 不管選擇什麼樣的飲食選擇,
: 嚴格控制還是偶爾小確幸,鮮食還是飼料,
: 還請定期帶狗狗血檢,
: 狗狗不明白健康,不懂疾病,
: 生病了只會痛苦的不知所措,
: 維持狗狗的健康,是作為一個飼主的應盡義務,
: 時刻關心,定期檢查,
: 適時調整狗狗的飲食狀態,
: 才能讓狗狗陪伴飼主長遠開心過一生喔!
其實以現在的寵物飲食環境來說,除非你都自己煮鮮食或生食,不然飼料的
風險真的就一定比餵食人吃的食物低嗎?這邊其實是一個問號?
因為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狗的乾飼料也會帶來許多的風險,只是這種風險
跟餵食人食的風險,兩者之間沒有辦法去做一個交叉比對,因為變數太多。
住台灣的狗吃薑絲大腸住日本的狗吃生魚片住印度的吃咖哩住美國的吃起士
住英國的吃馬卡龍巴拉巴拉,條件根本都不一樣,要怎麼比?
至於覺得飼料一定比較好的,隨便打幾個關鍵字 Dog Dryfood Tumor 也能找
到點東西來看。
以前也會覺得怎樣怎樣比較好,後來就看開了。反正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養
狗方法,而且人跟人之間也不是簡單講個幾句話就願意改變的,還是每年乖
乖帶狗去撿康檢查比較實在。
--
: ※ 引述《keyesleo (以前曾經很帥)》之銘言:
: : 還有,不要亂聽很多狗版的人的意見
: : 很多人根本是把狗當成機器狗在養
: : 食物限制成這樣??
: : 你們不喝珍珠奶茶? 不吃麥當勞?
: 國人死因第一癌症 前三是肝癌 肺癌 腸癌
: 喝酒 抽煙 不慎選的外食 都是致癌因子
: 高油高鈉高反式脂肪 有機會得三高 慢性病
: 我天天抽煙沒事,也許他久久一根卻會得癌症
: 更何況人出問題還有健保跟保險幫忙負擔
: 狗出問題就是卯起來燒光飼主的積蓄。
其實這種隨機性的統計數據,當中可變因素太多,要找到條件一模一樣的對
照組跟實驗組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看看參考就好,不用太認真。
就跟台灣的GDP一樣(遠目)
: : 一隻狗活的只能吃那種難吃的健康食品,生活還有什麼樂趣
: 人跟狗對{好吃}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 如果你認為你的好吃就是狗的好吃,
: 你的難吃就是狗的難吃,
: 有些狗狗會去吃消化不良的糞便跟路邊的鳥屍,
: 那你可能也會想去吃糞便跟鳥屍囉?
: 嗯…if so,我不介意你跟我分享心得啦XD
雖然不是百分之百,但我想人跟狗在味覺上還是有其相通的地方,而且跟好
吃或難吃無關,單純就是飲食文化的差異。
就像外國人不敢吃臭豆腐豬血糕,我自己不敢吃蜘蛛蟋蟀蜜蜂一樣,剩下的
就不多說了。
: ----------
: 1.如果飼主都能挑選人用級的食材那是最好不過了!
: 盡量不要購買一些成分不明的寵物食品給狗狗,
: 像(塗膠水的<待查證)牛皮骨、紅橙黃綠的小餅乾之類的,
: 畢竟寵物食品的檢驗並沒有人用級食品的檢驗來的細膩與嚴苛。
這部分除非是自己給生食或鮮食,不然很難完全避免。
但我也坦白講,給狗狗吃到非人用等級的食材,他們會怎麼嗎?不管是人是
狗都一樣,只要吃進去的東西是新鮮的,沒有腐壞的,會有甚麼不好的影響
嗎?(至於什麼過敏體質或特殊情況這邊先不討論)
甚至人人聞風色變的4D肉類,其中除了Diseased外,其他3D真的有這麼可怕
嗎?人類社會中不會吃到3D的肉類嗎?如果有加入大賣場臉書的,應該偶爾
都會看到別人分享疑似4D的肉品。
研究報告指出會造成狗的衰老速度快出20%,壽命縮短近30%,但這個研究就
像我上面說的一樣,可以參考,但我不要當作絕對標準,因為就算不是吃4D
飼料的一樣也有可能有類似情況。
當然我不是說4D多好,能避免當然避免。但不是每個人養狗都要養到100分
,吃吃非人食等級或剩菜剩飯其實也沒這麼嚴重。
: 2.多給各種食材是好事,
: 多樣性攝取分散風險,飲食也充滿樂趣,
: 但要慎選食材,不放心的話餵食前可以Google一下~
對於現在多數人來說,這沒啥好選擇的,因為飼料成分大部是固定的。
: 3.好吃的東西不一定要重調味,
: 個人N年前,看到健檢報告一堆紅字,
: 後來參閱健身前輩們的飲食菜單重新調整,
: 發現其實清淡料理的原型食物也能吃的美味,
: 還能維持體態與健康,
: 現在炸物燒烤類食物我已經很少接觸了,也不會懷念。
: (上一次吃雞排…七年前了吧?)
: 只要食材新鮮、豐富,少油鹽蒸煮拌炒就會很好吃,
: 而不是要靠重口味,增加器官負擔才會好吃。
: https://i.imgur.com/sVvHM7c.jpg
: (週末剛好去吃養生蔬食餐廳,好好吃>///<)
先不說重調味的意義每個人都不同。
但是清淡飲食 = 健康飲食 ? 我覺得這是很多人錯誤的觀念。
先不說人體對於各種營養元素都有需求,每樣食材的處理方式也不相同。
https://news.tvbs.com.tw/life/636581
再講下去就離題很多,也不是我想講的,所以先打住。
: 4.
: 不管選擇什麼樣的飲食選擇,
: 嚴格控制還是偶爾小確幸,鮮食還是飼料,
: 還請定期帶狗狗血檢,
: 狗狗不明白健康,不懂疾病,
: 生病了只會痛苦的不知所措,
: 維持狗狗的健康,是作為一個飼主的應盡義務,
: 時刻關心,定期檢查,
: 適時調整狗狗的飲食狀態,
: 才能讓狗狗陪伴飼主長遠開心過一生喔!
其實以現在的寵物飲食環境來說,除非你都自己煮鮮食或生食,不然飼料的
風險真的就一定比餵食人吃的食物低嗎?這邊其實是一個問號?
因為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狗的乾飼料也會帶來許多的風險,只是這種風險
跟餵食人食的風險,兩者之間沒有辦法去做一個交叉比對,因為變數太多。
住台灣的狗吃薑絲大腸住日本的狗吃生魚片住印度的吃咖哩住美國的吃起士
住英國的吃馬卡龍巴拉巴拉,條件根本都不一樣,要怎麼比?
至於覺得飼料一定比較好的,隨便打幾個關鍵字 Dog Dryfood Tumor 也能找
到點東西來看。
以前也會覺得怎樣怎樣比較好,後來就看開了。反正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養
狗方法,而且人跟人之間也不是簡單講個幾句話就願意改變的,還是每年乖
乖帶狗去撿康檢查比較實在。
--
Tags:
狗
All Comments

By Yuri
at 2019-05-26T22:46
at 2019-05-26T22:46

By Jake
at 2019-05-28T14:14
at 2019-05-28T14:14

By Megan
at 2019-05-28T23:14
at 2019-05-28T23:14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5-29T22:41
at 2019-05-29T22:41

By Candice
at 2019-06-01T18:30
at 2019-06-01T18:30

By Rae
at 2019-06-05T19:49
at 2019-06-05T19:49

By Christine
at 2019-06-06T07:30
at 2019-06-06T07:30

By Una
at 2019-06-08T23:19
at 2019-06-08T23:19

By Ethan
at 2019-06-10T16:29
at 2019-06-10T16:29

By Elizabeth
at 2019-06-12T11:36
at 2019-06-12T11:36

By Oscar
at 2019-06-14T09:52
at 2019-06-14T09:52

By Kama
at 2019-06-18T09:05
at 2019-06-18T09:05

By Christine
at 2019-06-21T07:30
at 2019-06-21T07:30

By Poppy
at 2019-06-26T00:32
at 2019-06-26T00:32

By Aaliyah
at 2019-06-30T22:58
at 2019-06-30T22:58

By Isla
at 2019-07-02T08:21
at 2019-07-02T08:21

By Olga
at 2019-07-06T15:44
at 2019-07-06T15:44

By Quintina
at 2019-07-07T12:32
at 2019-07-07T12:32

By Rosalind
at 2019-07-08T02:48
at 2019-07-08T02:48

By Tristan Cohan
at 2019-07-12T20:41
at 2019-07-12T20:41

By Ida
at 2019-07-17T14:21
at 2019-07-17T14:21

By Wallis
at 2019-07-18T10:38
at 2019-07-18T10:38

By Michael
at 2019-07-22T01:09
at 2019-07-22T01:09

By Audriana
at 2019-07-24T22:43
at 2019-07-24T22:43

By Ina
at 2019-07-28T20:23
at 2019-07-28T20:23

By Edith
at 2019-08-01T16:25
at 2019-08-01T16:25

By Barb Cronin
at 2019-08-05T14:35
at 2019-08-05T14:35

By Margaret
at 2019-08-06T08:42
at 2019-08-06T08:42

By Gilbert
at 2019-08-06T20:42
at 2019-08-06T20:42

By Edith
at 2019-08-08T09:23
at 2019-08-08T09:23

By Quanna
at 2019-08-09T10:01
at 2019-08-09T10:01

By Agatha
at 2019-08-12T03:24
at 2019-08-12T03:24
Related Posts
5/22講座-工作犬照護大家談

By Odelette
at 2019-05-21T17:20
at 2019-05-21T17:20
狗狗小傷口要帶頭套嗎

By Noah
at 2019-05-21T16:44
at 2019-05-21T16:44
室外空間除壁蝨

By Kristin
at 2019-05-21T16:31
at 2019-05-21T16:31
請問有狗狗試過冷凍乾燥的鮮食嗎?

By William
at 2019-05-21T15:46
at 2019-05-21T15:46
拍寵物婚紗 注意事項分享

By Annie
at 2019-05-21T13:51
at 2019-05-21T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