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新進動物適應水族箱part2 by Jay Hemdal - 水族

By Jessica
at 2012-05-24T21:20
at 2012-05-24T21:20
Table of Contents
版權所有
http://www.tfhdigital.com/tfh/201204#pg77
第二部分也有一些資訊可以參考
例如 我們買魚 運送回家時間不長、水質差異不大的時候 怎樣幫助魚適應
分享一下~
*********************************主題**************************************
讓新進魚兒適應你的水族箱 Part2
********************************本文開始***********************************
在先前的文章(part1),我敘述了基本的適應技巧。本篇文章討論特殊的適應案例與
進階技巧。
有時候水族人把 "降低魚的壓力" 的方法做得太過頭了,適應對水的過程時間遠過於
正常所需要時間。這樣實際上會增加魚隻壓力,特別是假使水中溶氧量沒有被妥善維持。
以下動作皆是容易犯的錯誤:
讓裝著魚的袋子浮在等會要進的缸子超過15分鐘(要消除袋子跟魚缸的溫差),或做滴流
的動作一小時又一小時,卻沒有準確評估滴流的水量比例(魚袋子跟魚缸),或兩者之間
水質(PH 鹽度..etc)差異。
● 滴流對水
設好虹吸管從主缸引水到適應容器是許多水族批發公司常用的對水方式。這些適應方式
能使大量新進魚隻一次對水進入檢疫缸中,對付高濃度含量的阿摸尼亞與出售前發
生的其他問題。
一些家庭水族人想要在家模擬這個方法,但有幾個問題必須提出。第一,
"滴流(drip)對水適應"這個名詞是個誤稱。應該被改稱作"流水(flow)對水適應",如同
其名可知道對水時水流量必須大於用滴的。假使滴流管線的滴水速度在每秒一滴(如同許
多家庭水族愛好者假定這是個合理的速率),那麼如果運送水有1公升,你必須要50花費個
小時才能消除運送水與魚缸水之間的水質差異(滴9000cc魚缸水到 運送水中)!很明顯地
,流水量必須要快過這個速度。把流量加到每秒1CC可以把整個過程縮短至2個半小時內。
水族愛好者必須監控、根據整個過程的水質改變來調整流水率。有一個技巧:
在每四公升的適應容器中滴幾滴甲基藍。不但可以有一些抗菌效果、幫助氧氣供給,
也讓我們可以根據水的顏色稀釋程度,來判斷對水的水量。
就像是使用常規的適應方法,當運送水與適應容器水 兩者水質越接近時,
水質變化率越小,除非你增加對水水量。
流水對水系統可能需要附加打氣或是加熱器材,以維持在長時間對水過程中,
適應容器中良好的水質。對水容器使用長方體形狀可以方便水量的計算。
● 長時間運送
魚隻歷經超過36小時以上運送時間,牠們的新陳代謝產物形成阿摩尼亞。同時間
在水中釋放二氧化碳。結果是二氧化碳降低水的PH值,接著低PH值抵銷阿摩尼亞的
相對毒性。阿摩尼亞在2-3PPM、PH值在6也不是未有所聞的。
若你使用通常方式的對水方法,這過程 二氧化碳被送走的速度 將快過 阿摩尼亞
被稀釋的速度。當水中PH值上升(CO2下降),阿摩尼亞變成具有毒性,常常馬上讓你剛到
適應容器的魚兒升天。關鍵在於量測運送水的PH、溫度、鹽度(if海水魚類)。然後,
使用一個容器,裡面裝著你所創造的,與運送水水質非常接近的水,接著直接小心地把
魚兒移至其中。要這麼做你可以藉由調整鹽度以及放入適當量的酸來降PH
(例如 磷酸二氫鈉Sodium Phosphate, Monobasic <--本來就是食用添加物 可加入肉製品
、二氧化碳或其他你用過沒問題的酸)。這樣做,魚隻可以對水適應不用擔心被毒到。
我們總是會提到注意讓在適應缸中的魚兒保持冷靜,並且預防牠們跳出來。很多人
就直接使用運送過來的保麗龍盒子。保麗龍盒子柔軟而且可以預防魚的嘴鼻碰傷,但使用
前要妥善洗好(保麗龍多孔的表面容易卡髒及藏有細菌),但有些人覺得保麗龍白色
會增加魚隻壓力(白色經過燈光很亮白XD)。一個專用的黑色塑膠桶子,由聚丙烯(PP)製成
會是一個較好的容器。
設好一個良好打氣裝置於適應容器中。接著,用塑膠管(直徑3/16英吋即可)
開始國小實驗,虹吸管作用從檢疫缸吸水到適應容器中。綁一個單節,調整鬆緊至適當至
流水速度(接一個微調閥也可以)。
● 特殊對水適應情況
有些情況你必須與正常對水方式分開處理。
* 如果魚隻是運送在冬季而且有一些受凍,打開運送包裝盒,移去最外兩三層袋子
(還沒打開最裡面裝魚的袋子)。然後把裝魚的袋子放在燈光昏暗的房間。不要打開袋子
或是讓袋子浮在水上,因為這個動作將會巨大地影響適當的氣體交換(主要限制二氧化碳
逸散)。一旦袋子水溫接近房間溫度(一般在30分鐘內),把袋子放置到適應容器進行
常規的對水步驟。記得,若是熱帶魚受凍,就正在歷經嚴重的壓力。太慢處理導致魚隻
強健性下滑就更添壓力。快速暖活牠們帶給牠們的壓力 總是低於 仍受凍時的壓力。
* 魚兒或無脊椎類的動物可能到達時,運送袋中已經失去大部分的水了。在其他的案例,
這有可能是故意保持運送中潮濕(海葵、珊瑚、甲殼類)。在這些情況,只有唯一手段
直接把袋中生物移入水族箱,因為沒有任何對水方式是針對把水中動物從空氣移到水
裡。
* 當魚隻運送時間少於4小時,溫差小於4度,PH變化小於0.2,或是鹽度差異小於0.005,
完全不需要對水,直接移除運送袋中的水,然後把他們移至燈光昏暗的水族箱(當然
更好是檢疫缸)。
(∩_∩) 這段我獲益良多呢~
* 當魚隻抵達時已經處於可以看見人生跑馬燈的階段(靜止不動隨波逐流、頭下尾上,
沒有呼吸..etc),應該馬上移除運送水然後直接移至水族箱。魚隻在這種情況還是
可能救回,藉由溫柔地把魚的嘴打開,然後前前後後地移動他們,幫助他們的腮換氣。
(類似燈魚之類的小魚手要很巧吧 @"@)
* 棘皮動物(海星與他們同類)、頭足類(烏賊、章魚..etc)以及一些甲殼類,對於水質
變化非常敏感,特別是PH與鹽度。
* 有一個定理敘述,愈小的生物,其表面面積與體積比 越大(若用球體來比喻
這個比值為 3/半徑 ,所以外表越大比值越小 ) ,對一些環境改變就越敏感。
海水魚幼魚的情況似乎無疑地支持這個理論,只要一次水質改變過於巨大,他們將
經歷致命打擊。
* 海水魚很不能忍受水中鹽分的提升。假使檢疫缸水的鹽度較高差異在0.0040
或是更大,就要應該考慮降低檢疫缸的鹽度去更接近運送水的鹽度。相反地,
大部分海水魚很能夠處理鹽度降低的情況,所以把他們從高鹽度移到低鹽度時,
只要透過例行的對水適應方法即可。
* 一些大型魚(龍魚..etc)可能需要麻醉劑tricaine methanesulfonate (MS-222),
在捕捉他們或是運送時。通常採用濃度為捕捉擊暈牠75-150ppm濃度、運送25-40ppm
加入MS-222後確定運送用水的PH值,接著如果需要的話增加緩衝的PH值。
( ̄▽ ̄#)﹏﹏ 這段....一般不需要吧
● 適當的對水適應方法是關鍵
讓你的新進魚兒適應他的新家,對水適應是一個重要且必須的技巧。要做的適當,
過程只花費少需時間以及努力。最常見的錯誤為當我們開始想"如果對水很重要,
那麼我把時間加長對魚不是更好嗎~"。避免這個想法。堅定適當的對水速度;你的
新成員會回應你,而且用茁壯成長展現體色來謝謝你 \(^▽^)/
************************************全文完**********************************
--
http://www.tfhdigital.com/tfh/201204#pg77
第二部分也有一些資訊可以參考
例如 我們買魚 運送回家時間不長、水質差異不大的時候 怎樣幫助魚適應
分享一下~
*********************************主題**************************************
讓新進魚兒適應你的水族箱 Part2
********************************本文開始***********************************
在先前的文章(part1),我敘述了基本的適應技巧。本篇文章討論特殊的適應案例與
進階技巧。
有時候水族人把 "降低魚的壓力" 的方法做得太過頭了,適應對水的過程時間遠過於
正常所需要時間。這樣實際上會增加魚隻壓力,特別是假使水中溶氧量沒有被妥善維持。
以下動作皆是容易犯的錯誤:
讓裝著魚的袋子浮在等會要進的缸子超過15分鐘(要消除袋子跟魚缸的溫差),或做滴流
的動作一小時又一小時,卻沒有準確評估滴流的水量比例(魚袋子跟魚缸),或兩者之間
水質(PH 鹽度..etc)差異。
● 滴流對水
設好虹吸管從主缸引水到適應容器是許多水族批發公司常用的對水方式。這些適應方式
能使大量新進魚隻一次對水進入檢疫缸中,對付高濃度含量的阿摸尼亞與出售前發
生的其他問題。
一些家庭水族人想要在家模擬這個方法,但有幾個問題必須提出。第一,
"滴流(drip)對水適應"這個名詞是個誤稱。應該被改稱作"流水(flow)對水適應",如同
其名可知道對水時水流量必須大於用滴的。假使滴流管線的滴水速度在每秒一滴(如同許
多家庭水族愛好者假定這是個合理的速率),那麼如果運送水有1公升,你必須要50花費個
小時才能消除運送水與魚缸水之間的水質差異(滴9000cc魚缸水到 運送水中)!很明顯地
,流水量必須要快過這個速度。把流量加到每秒1CC可以把整個過程縮短至2個半小時內。
水族愛好者必須監控、根據整個過程的水質改變來調整流水率。有一個技巧:
在每四公升的適應容器中滴幾滴甲基藍。不但可以有一些抗菌效果、幫助氧氣供給,
也讓我們可以根據水的顏色稀釋程度,來判斷對水的水量。
就像是使用常規的適應方法,當運送水與適應容器水 兩者水質越接近時,
水質變化率越小,除非你增加對水水量。
流水對水系統可能需要附加打氣或是加熱器材,以維持在長時間對水過程中,
適應容器中良好的水質。對水容器使用長方體形狀可以方便水量的計算。
● 長時間運送
魚隻歷經超過36小時以上運送時間,牠們的新陳代謝產物形成阿摩尼亞。同時間
在水中釋放二氧化碳。結果是二氧化碳降低水的PH值,接著低PH值抵銷阿摩尼亞的
相對毒性。阿摩尼亞在2-3PPM、PH值在6也不是未有所聞的。
若你使用通常方式的對水方法,這過程 二氧化碳被送走的速度 將快過 阿摩尼亞
被稀釋的速度。當水中PH值上升(CO2下降),阿摩尼亞變成具有毒性,常常馬上讓你剛到
適應容器的魚兒升天。關鍵在於量測運送水的PH、溫度、鹽度(if海水魚類)。然後,
使用一個容器,裡面裝著你所創造的,與運送水水質非常接近的水,接著直接小心地把
魚兒移至其中。要這麼做你可以藉由調整鹽度以及放入適當量的酸來降PH
(例如 磷酸二氫鈉Sodium Phosphate, Monobasic <--本來就是食用添加物 可加入肉製品
、二氧化碳或其他你用過沒問題的酸)。這樣做,魚隻可以對水適應不用擔心被毒到。
我們總是會提到注意讓在適應缸中的魚兒保持冷靜,並且預防牠們跳出來。很多人
就直接使用運送過來的保麗龍盒子。保麗龍盒子柔軟而且可以預防魚的嘴鼻碰傷,但使用
前要妥善洗好(保麗龍多孔的表面容易卡髒及藏有細菌),但有些人覺得保麗龍白色
會增加魚隻壓力(白色經過燈光很亮白XD)。一個專用的黑色塑膠桶子,由聚丙烯(PP)製成
會是一個較好的容器。
設好一個良好打氣裝置於適應容器中。接著,用塑膠管(直徑3/16英吋即可)
開始國小實驗,虹吸管作用從檢疫缸吸水到適應容器中。綁一個單節,調整鬆緊至適當至
流水速度(接一個微調閥也可以)。
● 特殊對水適應情況
有些情況你必須與正常對水方式分開處理。
* 如果魚隻是運送在冬季而且有一些受凍,打開運送包裝盒,移去最外兩三層袋子
(還沒打開最裡面裝魚的袋子)。然後把裝魚的袋子放在燈光昏暗的房間。不要打開袋子
或是讓袋子浮在水上,因為這個動作將會巨大地影響適當的氣體交換(主要限制二氧化碳
逸散)。一旦袋子水溫接近房間溫度(一般在30分鐘內),把袋子放置到適應容器進行
常規的對水步驟。記得,若是熱帶魚受凍,就正在歷經嚴重的壓力。太慢處理導致魚隻
強健性下滑就更添壓力。快速暖活牠們帶給牠們的壓力 總是低於 仍受凍時的壓力。
* 魚兒或無脊椎類的動物可能到達時,運送袋中已經失去大部分的水了。在其他的案例,
這有可能是故意保持運送中潮濕(海葵、珊瑚、甲殼類)。在這些情況,只有唯一手段
直接把袋中生物移入水族箱,因為沒有任何對水方式是針對把水中動物從空氣移到水
裡。
* 當魚隻運送時間少於4小時,溫差小於4度,PH變化小於0.2,或是鹽度差異小於0.005,
完全不需要對水,直接移除運送袋中的水,然後把他們移至燈光昏暗的水族箱(當然
更好是檢疫缸)。
(∩_∩) 這段我獲益良多呢~
* 當魚隻抵達時已經處於可以看見人生跑馬燈的階段(靜止不動隨波逐流、頭下尾上,
沒有呼吸..etc),應該馬上移除運送水然後直接移至水族箱。魚隻在這種情況還是
可能救回,藉由溫柔地把魚的嘴打開,然後前前後後地移動他們,幫助他們的腮換氣。
(類似燈魚之類的小魚手要很巧吧 @"@)
* 棘皮動物(海星與他們同類)、頭足類(烏賊、章魚..etc)以及一些甲殼類,對於水質
變化非常敏感,特別是PH與鹽度。
* 有一個定理敘述,愈小的生物,其表面面積與體積比 越大(若用球體來比喻
這個比值為 3/半徑 ,所以外表越大比值越小 ) ,對一些環境改變就越敏感。
海水魚幼魚的情況似乎無疑地支持這個理論,只要一次水質改變過於巨大,他們將
經歷致命打擊。
* 海水魚很不能忍受水中鹽分的提升。假使檢疫缸水的鹽度較高差異在0.0040
或是更大,就要應該考慮降低檢疫缸的鹽度去更接近運送水的鹽度。相反地,
大部分海水魚很能夠處理鹽度降低的情況,所以把他們從高鹽度移到低鹽度時,
只要透過例行的對水適應方法即可。
* 一些大型魚(龍魚..etc)可能需要麻醉劑tricaine methanesulfonate (MS-222),
在捕捉他們或是運送時。通常採用濃度為捕捉擊暈牠75-150ppm濃度、運送25-40ppm
加入MS-222後確定運送用水的PH值,接著如果需要的話增加緩衝的PH值。
( ̄▽ ̄#)﹏﹏ 這段....一般不需要吧
● 適當的對水適應方法是關鍵
讓你的新進魚兒適應他的新家,對水適應是一個重要且必須的技巧。要做的適當,
過程只花費少需時間以及努力。最常見的錯誤為當我們開始想"如果對水很重要,
那麼我把時間加長對魚不是更好嗎~"。避免這個想法。堅定適當的對水速度;你的
新成員會回應你,而且用茁壯成長展現體色來謝謝你 \(^▽^)/
************************************全文完**********************************
--
All Comments

By Ula
at 2012-05-26T16:53
at 2012-05-26T16:53

By Heather
at 2012-05-30T00:34
at 2012-05-30T00:34

By Joe
at 2012-06-03T12:27
at 2012-06-03T12:27

By Audriana
at 2012-06-07T14:20
at 2012-06-07T14:20

By Annie
at 2012-06-12T00:07
at 2012-06-12T00:07
Related Posts
終於在身邊朋友找到同好了^^(灑花

By Mason
at 2012-05-24T18:08
at 2012-05-24T18:08
圓桶裝置問題

By Catherine
at 2012-05-24T17:35
at 2012-05-24T17:35
孔雀魚-水質會影響性別嗎?

By Doris
at 2012-05-24T10:59
at 2012-05-24T10:59
出生的小紅球

By Una
at 2012-05-24T10:12
at 2012-05-24T10:12
黑殼蝦身上有紅紅的蟲

By Ophelia
at 2012-05-24T10:04
at 2012-05-24T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