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醫生 - 倉鼠

By Zenobia
at 2008-05-19T16:55
at 2008-05-19T16:55
Table of Contents
純分享,大家加減看吧 Orz....請多指教
有些東西不是一定要那樣,還是要看當下的情形作變化喔!
(1) 長期 + 持續閱讀其他鼠友的就醫經驗
如果是新來的鼠友,請努力把前人貼過,精華區 & 板面上的分享文爬過一遍
a. 自己居住地區的一定要看
哪家醫院是首選,哪家醫院是地雷完全不可以踩,哪家醫院緊急時可以用
哪家醫院開得比較晚,或是假日別家醫院休診只有他沒休
哪家醫院內醫生有分不會看 vs 會看
這些都要知道。不要鼠生病了才上來問說哪間有看
b. 其他地區的也要看
一來有必要時可以跨區就診
二來是多看文章,當作累積經驗
c. 醫生自稱會看 ≠ 真的會看
鼠友說醫生會看 ≠ 真的會看
看文時多注意就診的細節,譬如有什麼症狀、作了什麼檢查、診斷是什麼病
醫生解說了哪些事 (ex 用藥的注意事項、如何照顧)、開了什麼藥
然後多比較各醫院在看診過程中的不同,記下來
自己就醫時就可以多注意這些細節
d. 態度跟收費不能決定醫生的好壞
很多鼠友的分享文,都會提到醫生親切或收費低廉
反而是其中的檢查過程提得不多,像這樣的分享文不能作為選醫生的依據
"細心"也是一個很抽象的形容,但是比上面兩個好一點
如果有描述實際過程還是最好的
e. 越重病的案例參考價值越高,不過這一點已經不太準了。
譬如以前我認為會作手術的醫生對鼠應該是越熟悉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有醫生對鼠不熟 (不會用麻醉) 也照樣給鼠開刀 囧a
不過如果從細節多觀察,還是有一點效果的
(2) 醫院的設備 & 醫生的使用
a. 清潔,尤其是看診臺是否乾淨
有些醫生會在病患進診間前就先整理好所有工具,所以不見得看得到清潔過程
但是大多數器具是銀白色的金屬,上面是否有污髒是很容易觀察到的
b. 麻醉藥的種類,不同的手術會用不同的麻醉方式
(譬如燒病毒疣只要用局部麻醉就行了,不需要用到全身麻醉)
但是醫院最好有氣體麻醉的設備
c. 檢耳鏡,這東西應該是每間醫院都有,就是一個長得像漏斗,裡面有燈泡
尖尖的那一端可以伸到耳朵裡看的東西
這個東西可以用來檢查鼠鼠耳朵,跟頰囊內部
d. 顯微鏡,大多是用來檢查糞便看看有沒有腸道寄生蟲
或是用來作刮毛檢查,看看有沒有毛囊蟲或疥癬蟲的
這應該也是每間醫院都有
(3) 看診過程
* 承 (1),平常養成看醫療相關文章,除了可以了解醫生評價外
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了解什麼樣的狀況,醫生會作怎樣的檢查
也可以了解一下有可能是哪些疾病,有哪些治療方式、注意事項
提高自己對「醫生不會看」這個可能的警覺性
a. 醫生抓老鼠的動作 (保定)
很多鼠友都會著眼在老鼠被抓的時候會不會痛會不會不舒服 Orz....
真正要注意的地方是「牢不牢固」「穩不穩」
尤其是在醫生作聽診或觸診時,更可以看出醫生保定是否熟練
b. 有沒有量體重
鼠的藥量是靠體重下去算的,所以量體重非常重要
而且鼠鼠的體重是會變化的,尤其是生病時變化會很大
所以每次就醫都要量
c. 有沒有針對生病的部位作該作的檢查,譬如:
- 拉肚子要作糞便檢查 (用顯微鏡)、腹部觸診
- 呼吸道感染 / 感冒,要檢查鼻孔跟聽診
- 不吃的話要檢查牙齒、可能也要作腹部觸診
- 眼睛紅腫、流淚要檢查眼睛,可能要把眼瞼撥開來看
- 母鼠陰道口出血或流膿,要作腹部觸診
- 腫塊,要觸診 (但是有外傷時可能會不作觸診)
- 皮膚病,可以刮毛後用顯微鏡檢查 (但是外表症狀足夠判斷時也可以不作)
*** 健檢是全身都要看,請參考精華區列出的健檢項目***
*** 要特別注意醫生會不會觸診 ***
d. 診斷治療上的解釋
醫生檢查完後有沒有解釋是什麼疾病,要怎麼治療
有些副作用較大的藥物,譬如黴菌的口服藥,醫生有沒有提醒要注意
有時候沒聽到,或是沒聽懂醫生講什麼,就要主動詢問
(務必注意禮貌,不可以一副醫生你怎麼都沒講的態度)
如果醫生東拉西扯、語焉不詳就要多小心
千萬不要「不好意思」,畢竟很多問題還是要看過你的鼠鼠的醫生才能回答
e. 醫生的飼養觀念
譬如說要給鼠吃狗食才對的、給鼠吃葵花子當主食也 ok 的
給鼠吃鼠沙可以幫助消化的 (他以為倉鼠是雞嗎?)、老鼠在野外才需要門牙的
對這類怪怪的醫生要提高警覺性
f. 轉診
有些醫生表現得自信滿滿、熱心助人
但是對於自己不會處理的狀況,會以這不能處理,或處理起來很危險來帶過
(譬如:麻醉很危險所以不能麻醉、打針很危險所以不能打針)
不會轉給其他醫生,這樣是很危險的
反之,有些醫生也許沒有很專業,只能處理小病,但是嚴重的狀況會推薦轉診
這樣的醫生反而比較可以信賴
(4) 飼主要給醫生的協助:
a. 醫生問診時請詳述鼠鼠那幾天的食慾、精神、哪邊有異狀
食慾變化最好可以有具體的數字,譬如原本一天吃多少,現在是吃多少
飼主對鼠鼠狀況越了解,對醫生的診斷越有幫助
b. - 有拉肚子的請主動攜帶新鮮糞便,要用不吸水的容器
如塑膠盒、塑膠袋裝起來,不可以用衛生紙等吸水的材料包裝
- 有血尿的請攜帶新鮮尿液,用針筒收集後冰起來
可以提早開始收集,以免時間到了收不到尿
多收集幾泡,帶最新鮮的去看診即可,最少要 0.3cc,越多越好
c. 如果是看皮膚病的話,請不要在看病前洗澡
(不過鼠鼠本來就要避免水洗了)
d. 有疑問請務必當場發問,若怕忘記可以用紙筆記下帶去問
問到的答案也可以當場用紙筆記下,或錄音 (要先知會醫生)
若離開醫院才想起來也不妨打電話回去問
別只依賴上網問,雖然網友可以分享一些經驗
但畢竟網友不是醫生,網友的鼠鼠跟你的也不同一隻啊 Orz.......
e. 回家後若病情有惡化,或是治療一段時間 (至少 3-7 天) 沒有起色
請務必主動與醫生聯絡
但是也不要吃了兩次藥沒有反應就開始 call 醫生,或懷疑醫生不會看
藥物是需要時間發揮作用的喔!
f. 若對藥物副作用有疑慮,在就醫的時候就要跟醫生問清楚
會有什麼症狀、要先作什麼緊急處理、是否需要回診
譬如黴菌口服藥的副作用是傷肝,症狀是食慾嚴重下降
緊急處理是停藥,並且儘速回診
g. 若有施行外科手術,術後注意事項也要跟醫生問清楚
並且了解什麼狀況下需要回診
譬如傷口線咬掉,但是傷口黏合仍完整就不用回診
傷口有裂開、或發炎、紅腫,就要回診
h. 醫生開的藥再有效,主人回家沒照顧好也沒用
(以下我覺得是飼主基本功課)
- 請特別注意餵藥要準時、確實、不要嗆到鼠
- 一定要看到鼠鼠有把藥吞完,才可以放開鼠鼠
鼠鼠會含藥,如果沒等他吞完就放開,他們會想辦法把藥從嘴巴裡弄掉 囧a
- 若鼠鼠不吃東西不喝水,就要人工餵食,以保持足夠體力
- 要保持病鼠周圍不可過熱、過冷、潮濕、有風吹
- 若鼠鼠身上有傷口、或眼睛有發炎,就要暫時改用衛生紙當墊材
並且停用鼠沙跟沐浴沙
* 給藥間隔 = (24 小時 / 醫生指定餵藥次數)
譬如一天 2 次,就是 12 小時吃一次藥
3 次,就是 8 小時吃一次藥
* 飯後 = 吃東西後約 15~30 分鐘餵藥,反過來說就是餵藥前要先餵點食物
飯前 = 空腹,還沒吃東西時餵藥,餵完藥休息一下再給食物
* 口服藥:服用前請務必搖勻 (重要!)
混在食物的藥粉類請確實讓鼠鼠吃下
* 外用藥:擦藥前要先清潔皮膚,擦藥後 10~15 分鐘內不可以讓鼠碰擦藥部位
(因為把藥舔掉、抓掉、或磨掉就等於沒有擦藥了 Orz....)
(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就是抓住鼠鼠、或是推開鼠鼠的手或嘴巴)
如果沒有傷口,用溫毛巾清潔即可,擦完藥可輕輕按摩幫助吸收
如果有傷口,就要用優碘清潔,擦完藥不需要按摩
* 眼藥水:先用棉花棒沾生理食鹽水清潔眼睛
眼藥水點上去後 10~15 分鐘內不要讓鼠鼠抓眼睛
(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就是抓住鼠鼠、或是推開鼠鼠的手或嘴巴)
點眼藥時請不要讓藥水的滴頭碰到鼠鼠眼睛,那樣會汙染整罐藥水
* 要注意保存,大部份的藥只要放在陰涼的抽屜,避免日照即可
少部份的藥是要冰的,藥粉則是要保持乾燥
通常藥袋上會有註明,不然問醫生一下也可
* 療程結束後就把剩的藥丟掉了,不可以再拿出來用
* 除優碘、生理食鹽水、維他命外,請避免未經醫生指示用藥
(5) 就診禮儀 (反正都寫那麼多了,應該不差這一段 囧a)
a. 請勿使用立委豬公質詢官員的語氣
更請不要抱著想考驗醫生的心態,有發現鼠鼠的任何異狀都要主動告知醫生
b. 平常請作好功課,要清楚自家鼠鼠的狀況
不要一問三不知、然後醫生講解病情又聽不懂
c. 看診時請關手機、勿與同行的朋友聊天、嘻鬧 (鼠鼠都病了,應該不好笑吧?)
請專心聽 & 看醫生的動作,並對醫生問診作出回應
d. 錄音或拍照,請先徵得醫生同意
e. 候診時請保持安靜,小小聲說說笑笑是無妨,畢竟愁雲慘霧更可怕
但是請不要搞得醫院像廟會一樣 囧rz..........
尤其是有帶人類小孩的人,請別讓您的孩子把醫院當遊樂場
f. 要事先問清楚醫院的規定
g. 針對預約制的醫院,約了時間就要記得
若預約時間不能前往,請務必提前 (越早越好) 去電取消
不然其他有生病的動物可能會約不進去
--
有些東西不是一定要那樣,還是要看當下的情形作變化喔!
(1) 長期 + 持續閱讀其他鼠友的就醫經驗
如果是新來的鼠友,請努力把前人貼過,精華區 & 板面上的分享文爬過一遍
a. 自己居住地區的一定要看
哪家醫院是首選,哪家醫院是地雷完全不可以踩,哪家醫院緊急時可以用
哪家醫院開得比較晚,或是假日別家醫院休診只有他沒休
哪家醫院內醫生有分不會看 vs 會看
這些都要知道。不要鼠生病了才上來問說哪間有看
b. 其他地區的也要看
一來有必要時可以跨區就診
二來是多看文章,當作累積經驗
c. 醫生自稱會看 ≠ 真的會看
鼠友說醫生會看 ≠ 真的會看
看文時多注意就診的細節,譬如有什麼症狀、作了什麼檢查、診斷是什麼病
醫生解說了哪些事 (ex 用藥的注意事項、如何照顧)、開了什麼藥
然後多比較各醫院在看診過程中的不同,記下來
自己就醫時就可以多注意這些細節
d. 態度跟收費不能決定醫生的好壞
很多鼠友的分享文,都會提到醫生親切或收費低廉
反而是其中的檢查過程提得不多,像這樣的分享文不能作為選醫生的依據
"細心"也是一個很抽象的形容,但是比上面兩個好一點
如果有描述實際過程還是最好的
e. 越重病的案例參考價值越高,不過這一點已經不太準了。
譬如以前我認為會作手術的醫生對鼠應該是越熟悉
但是現在看來似乎有醫生對鼠不熟 (不會用麻醉) 也照樣給鼠開刀 囧a
不過如果從細節多觀察,還是有一點效果的
(2) 醫院的設備 & 醫生的使用
a. 清潔,尤其是看診臺是否乾淨
有些醫生會在病患進診間前就先整理好所有工具,所以不見得看得到清潔過程
但是大多數器具是銀白色的金屬,上面是否有污髒是很容易觀察到的
b. 麻醉藥的種類,不同的手術會用不同的麻醉方式
(譬如燒病毒疣只要用局部麻醉就行了,不需要用到全身麻醉)
但是醫院最好有氣體麻醉的設備
c. 檢耳鏡,這東西應該是每間醫院都有,就是一個長得像漏斗,裡面有燈泡
尖尖的那一端可以伸到耳朵裡看的東西
這個東西可以用來檢查鼠鼠耳朵,跟頰囊內部
d. 顯微鏡,大多是用來檢查糞便看看有沒有腸道寄生蟲
或是用來作刮毛檢查,看看有沒有毛囊蟲或疥癬蟲的
這應該也是每間醫院都有
(3) 看診過程
* 承 (1),平常養成看醫療相關文章,除了可以了解醫生評價外
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了解什麼樣的狀況,醫生會作怎樣的檢查
也可以了解一下有可能是哪些疾病,有哪些治療方式、注意事項
提高自己對「醫生不會看」這個可能的警覺性
a. 醫生抓老鼠的動作 (保定)
很多鼠友都會著眼在老鼠被抓的時候會不會痛會不會不舒服 Orz....
真正要注意的地方是「牢不牢固」「穩不穩」
尤其是在醫生作聽診或觸診時,更可以看出醫生保定是否熟練
b. 有沒有量體重
鼠的藥量是靠體重下去算的,所以量體重非常重要
而且鼠鼠的體重是會變化的,尤其是生病時變化會很大
所以每次就醫都要量
c. 有沒有針對生病的部位作該作的檢查,譬如:
- 拉肚子要作糞便檢查 (用顯微鏡)、腹部觸診
- 呼吸道感染 / 感冒,要檢查鼻孔跟聽診
- 不吃的話要檢查牙齒、可能也要作腹部觸診
- 眼睛紅腫、流淚要檢查眼睛,可能要把眼瞼撥開來看
- 母鼠陰道口出血或流膿,要作腹部觸診
- 腫塊,要觸診 (但是有外傷時可能會不作觸診)
- 皮膚病,可以刮毛後用顯微鏡檢查 (但是外表症狀足夠判斷時也可以不作)
*** 健檢是全身都要看,請參考精華區列出的健檢項目***
*** 要特別注意醫生會不會觸診 ***
d. 診斷治療上的解釋
醫生檢查完後有沒有解釋是什麼疾病,要怎麼治療
有些副作用較大的藥物,譬如黴菌的口服藥,醫生有沒有提醒要注意
有時候沒聽到,或是沒聽懂醫生講什麼,就要主動詢問
(務必注意禮貌,不可以一副醫生你怎麼都沒講的態度)
如果醫生東拉西扯、語焉不詳就要多小心
千萬不要「不好意思」,畢竟很多問題還是要看過你的鼠鼠的醫生才能回答
e. 醫生的飼養觀念
譬如說要給鼠吃狗食才對的、給鼠吃葵花子當主食也 ok 的
給鼠吃鼠沙可以幫助消化的 (他以為倉鼠是雞嗎?)、老鼠在野外才需要門牙的
對這類怪怪的醫生要提高警覺性
f. 轉診
有些醫生表現得自信滿滿、熱心助人
但是對於自己不會處理的狀況,會以這不能處理,或處理起來很危險來帶過
(譬如:麻醉很危險所以不能麻醉、打針很危險所以不能打針)
不會轉給其他醫生,這樣是很危險的
反之,有些醫生也許沒有很專業,只能處理小病,但是嚴重的狀況會推薦轉診
這樣的醫生反而比較可以信賴
(4) 飼主要給醫生的協助:
a. 醫生問診時請詳述鼠鼠那幾天的食慾、精神、哪邊有異狀
食慾變化最好可以有具體的數字,譬如原本一天吃多少,現在是吃多少
飼主對鼠鼠狀況越了解,對醫生的診斷越有幫助
b. - 有拉肚子的請主動攜帶新鮮糞便,要用不吸水的容器
如塑膠盒、塑膠袋裝起來,不可以用衛生紙等吸水的材料包裝
- 有血尿的請攜帶新鮮尿液,用針筒收集後冰起來
可以提早開始收集,以免時間到了收不到尿
多收集幾泡,帶最新鮮的去看診即可,最少要 0.3cc,越多越好
c. 如果是看皮膚病的話,請不要在看病前洗澡
(不過鼠鼠本來就要避免水洗了)
d. 有疑問請務必當場發問,若怕忘記可以用紙筆記下帶去問
問到的答案也可以當場用紙筆記下,或錄音 (要先知會醫生)
若離開醫院才想起來也不妨打電話回去問
別只依賴上網問,雖然網友可以分享一些經驗
但畢竟網友不是醫生,網友的鼠鼠跟你的也不同一隻啊 Orz.......
e. 回家後若病情有惡化,或是治療一段時間 (至少 3-7 天) 沒有起色
請務必主動與醫生聯絡
但是也不要吃了兩次藥沒有反應就開始 call 醫生,或懷疑醫生不會看
藥物是需要時間發揮作用的喔!
f. 若對藥物副作用有疑慮,在就醫的時候就要跟醫生問清楚
會有什麼症狀、要先作什麼緊急處理、是否需要回診
譬如黴菌口服藥的副作用是傷肝,症狀是食慾嚴重下降
緊急處理是停藥,並且儘速回診
g. 若有施行外科手術,術後注意事項也要跟醫生問清楚
並且了解什麼狀況下需要回診
譬如傷口線咬掉,但是傷口黏合仍完整就不用回診
傷口有裂開、或發炎、紅腫,就要回診
h. 醫生開的藥再有效,主人回家沒照顧好也沒用
(以下我覺得是飼主基本功課)
- 請特別注意餵藥要準時、確實、不要嗆到鼠
- 一定要看到鼠鼠有把藥吞完,才可以放開鼠鼠
鼠鼠會含藥,如果沒等他吞完就放開,他們會想辦法把藥從嘴巴裡弄掉 囧a
- 若鼠鼠不吃東西不喝水,就要人工餵食,以保持足夠體力
- 要保持病鼠周圍不可過熱、過冷、潮濕、有風吹
- 若鼠鼠身上有傷口、或眼睛有發炎,就要暫時改用衛生紙當墊材
並且停用鼠沙跟沐浴沙
* 給藥間隔 = (24 小時 / 醫生指定餵藥次數)
譬如一天 2 次,就是 12 小時吃一次藥
3 次,就是 8 小時吃一次藥
* 飯後 = 吃東西後約 15~30 分鐘餵藥,反過來說就是餵藥前要先餵點食物
飯前 = 空腹,還沒吃東西時餵藥,餵完藥休息一下再給食物
* 口服藥:服用前請務必搖勻 (重要!)
混在食物的藥粉類請確實讓鼠鼠吃下
* 外用藥:擦藥前要先清潔皮膚,擦藥後 10~15 分鐘內不可以讓鼠碰擦藥部位
(因為把藥舔掉、抓掉、或磨掉就等於沒有擦藥了 Orz....)
(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就是抓住鼠鼠、或是推開鼠鼠的手或嘴巴)
如果沒有傷口,用溫毛巾清潔即可,擦完藥可輕輕按摩幫助吸收
如果有傷口,就要用優碘清潔,擦完藥不需要按摩
* 眼藥水:先用棉花棒沾生理食鹽水清潔眼睛
眼藥水點上去後 10~15 分鐘內不要讓鼠鼠抓眼睛
(方法有很多,最基本的就是抓住鼠鼠、或是推開鼠鼠的手或嘴巴)
點眼藥時請不要讓藥水的滴頭碰到鼠鼠眼睛,那樣會汙染整罐藥水
* 要注意保存,大部份的藥只要放在陰涼的抽屜,避免日照即可
少部份的藥是要冰的,藥粉則是要保持乾燥
通常藥袋上會有註明,不然問醫生一下也可
* 療程結束後就把剩的藥丟掉了,不可以再拿出來用
* 除優碘、生理食鹽水、維他命外,請避免未經醫生指示用藥
(5) 就診禮儀 (反正都寫那麼多了,應該不差這一段 囧a)
a. 請勿使用立委豬公質詢官員的語氣
更請不要抱著想考驗醫生的心態,有發現鼠鼠的任何異狀都要主動告知醫生
b. 平常請作好功課,要清楚自家鼠鼠的狀況
不要一問三不知、然後醫生講解病情又聽不懂
c. 看診時請關手機、勿與同行的朋友聊天、嘻鬧 (鼠鼠都病了,應該不好笑吧?)
請專心聽 & 看醫生的動作,並對醫生問診作出回應
d. 錄音或拍照,請先徵得醫生同意
e. 候診時請保持安靜,小小聲說說笑笑是無妨,畢竟愁雲慘霧更可怕
但是請不要搞得醫院像廟會一樣 囧rz..........
尤其是有帶人類小孩的人,請別讓您的孩子把醫院當遊樂場
f. 要事先問清楚醫院的規定
g. 針對預約制的醫院,約了時間就要記得
若預約時間不能前往,請務必提前 (越早越好) 去電取消
不然其他有生病的動物可能會約不進去
--
Tags:
倉鼠
All Comments

By Cara
at 2008-05-23T06:38
at 2008-05-23T06:38

By Michael
at 2008-05-28T00:02
at 2008-05-28T00:02

By Caroline
at 2008-05-28T19:46
at 2008-05-28T19:46

By Thomas
at 2008-05-30T02:45
at 2008-05-30T02:45

By Caroline
at 2008-05-30T19:31
at 2008-05-30T19:31

By Jacob
at 2008-05-31T03:58
at 2008-05-31T03:58
Related Posts
忠信

By Harry
at 2008-05-19T11:45
at 2008-05-19T11:45
寶貝走了....

By Faithe
at 2008-05-19T08:09
at 2008-05-19T08:09
相見後道別

By Genevieve
at 2008-05-19T06:43
at 2008-05-19T06:43
有這麼好睡嗎

By Belly
at 2008-05-19T03:06
at 2008-05-19T03:06
我要懺悔

By Hedy
at 2008-05-19T01:51
at 2008-05-19T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