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魚的趴趴魚 - 魚
By Jacky
at 2009-06-25T11:44
at 2009-06-25T11:44
Table of Contents
http://www.flickr.com/photos/nicktin7/3659092766/ (趴魚圖)
在孵化將魚的過程中,總難免會遇到小仔魚無法正常浮起的情形,
也就是所謂的「趴魚」(belly-slider)。
(一)何謂趴魚?
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便可發現,趴魚的情況不僅僅限於將魚,
同時也會發生在短鯛等魚種上。
但是與短鯛的差異在於一年生將魚必須經過乾燥期,
而我們飼養的情況有太多人為涉入的變數,
包含包存時間、溫度、水分等等,
所以要如何操作這些變項來降低趴魚的機率就比孵化、飼養其他魚種要更為重要。
趴魚無法浮起的原因主要來自於魚鰾未發育。
引用版友hite在水書的圖片(先斬後奏,hite不好意思啦):
http://tinyurl.com/lskvnb
左圖為趴魚,右圖為正常魚,箭頭處為魚鰾。
由於無法正常游泳,導致無法獵食,這些仔魚幾乎都是以餓死告終。
(二)產生趴魚的可能原因
以下的原因主要是針對一年生將魚。根據
http://www.cincikillies.org/Archive_Breed_1-5.htm#Bellysliders%20in%20Fry
網頁中的兩篇
'Bellysliders in annual killifish ... some observations'
(G.C.K.A. Newsletter,2002)
'Bellysliders in Fry' (G.C.K.A. Newsletter, February-March 2003)
他們從經驗中歸納,認為可能造成趴魚的原因有:
1.保存卵的乾燥期過久,導致小魚必須拿卵裡面的東西、甚至是自己的內臟來消化。
2.乾燥期的水分過多,導致土的含氧量太低。
3.孵化時過深的水。
4.孵卵溫度過高(理想溫度在攝氏21-24度)
5.過短的乾燥期,導致發育未成熟或無法孵化。
但是一如文章中提到的,他們缺乏統計與實驗上的數據佐證。
上述的可能原因只是他們的一些觀察。
(三)some criticism
1.乾燥期:
首先,誠如第一篇所提到的,即便在正常、理想的時間下水,也常常會發生趴魚的問題。
所以適當的乾燥期與適當的泥碳土濕度真的是趴魚的原因?
水書的國寶也針對這點有相同的看法。
因為就算他在實際操作上仔細觀察魚發眼的時間,
依舊無法避免趴魚的情況。
當然,這邊的推論有邏輯上的瑕疵。
因為「若A則B」只能推導出「非B則非A」,
不能推導出「非A則非B」。除非A是必要且充分條件。
而且,趴魚的推論並非是全稱式命題,而是機率問題。
不過,這不是學術文章,也不會在口試的時候被痛批,所以,大家也就不用這麼認真 XD
2.溫度:
其次,溫度方面的影響。
我們首先以RAC的原生環境為例。
RAC來自於非洲莫三比克,
莫三比克以五月到八月為乾季,也就是RAC的乾燥期,此時均溫在19-26度;
十一月至四月則為雨季,也就是RAC從開始孵化到成熟、交配的時間,
此時均溫在27-29度。
(莫三比克沙貝計畫區 – 供水計畫 凝聚愛與希望的甘霖,台灣世界展望會,劉慧娟)
換言之,在「孵化期」RAC的原生環境溫度並沒有比台灣低多少,
甚至我們可以說,當溫度升高時,卵反而會準備開始從乾燥期進入孵化期。
但這也導出另外一個問題,會不會影響趴魚的因素並非「孵化期」的溫度,
反而是「乾燥期」的保存溫度呢?
若真是如此,那反倒是個利多,因為乾燥期的溫度相較之下,是比較容易掌控的。
3.水的深淺:
最後,有關於孵化的水深問題。這個問題水書的chien與版友JESS也都有提出,
似乎較為淺的水所孵化出來的趴魚會比較少。
根據第二篇文章的理由,這是由於水的壓力所造成魚鰾的不同變化。
然而NorthernStar自己這次的孵化就是在3cm的水中,
可是仍有一半左右的趴魚,
所以水的深淺究竟影響有多大,在我這次的孵化例子中,值得商榷。
4.不同種類將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NorthernStar幾乎是使用同樣的方式來保存將魚卵,
包含保存時間、溫度、濕度等變項。
然而,在這批孵化的RAC與FUM中,一半的RAC是趴魚,但是同一批的FUM卻完全沒有趴魚,
所以,不同種類的將魚對上述變項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反應。
(四)由小撇步導出的另外原因
香港的論壇有一篇關於用茶包來降低趴魚機會的討論。
http://killieclub.hk/viewtopic.php?t=5030
內容的討論其實主要是源自於
http://www.aquaticquotient.com/forum/showthread.php?t=50294
他們將Rooibos tea的茶包放入缸子中,發現四個正向的改變,
分別是:減少趴魚數、抵抗熱壓力(熱緊迫?)、治療夾尾與增加交配與產卵。
有鑑於Rooibos tea普及率低,原文中也有以綠茶代替的例子。
看完上面四項改變,有沒有讓版友們想到什麼?
對啦,這根本就是欖仁葉的功效嘛!!!
另一方面,hite版友都是將卵從土挑出孵化,而趴魚率也很高,
他認為跟著土一起下水,會有助於減少趴魚率。
這個泥碳土的作用,其實跟欖仁葉或是Rooibos tea的功能其實十分類似,
通樣都是吐出水色、釋出單寧酸、降低pH值等。
所以,會不會真正影響趴魚的原因其實不在於「乾燥期」,
而是在於「孵化期」的環境呢?
要去檢驗這個假設,可能要看仔魚究竟是什麼階段發展出魚鰾的,
如果魚鰾是在卵入水後才開始發展,
孵化期的水質的確就可能扮演比乾燥期更重要的角色。
相對地,若魚鰾是在乾燥期便已發育完成,
那麼孵化期的水質可能就對趴魚與否無足輕重。
這個東西,可能還有待擁有這類觀察技術的版友來驗證。
然而,
在第一段文章
'Bellysliders in Fry' (G.C.K.A. Newsletter, February-March 2003)中提到,
魚隻在孵化時有一段重要的時刻,
在這段時間剛孵化的魚隻會往水面游,
以吸入空氣鼓起魚鰾。
因此,也有可能不是「魚鰾發育否」的問題,
而是仔魚能否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動作。
那麼泥炭土跟這個動作又有何關連呢?
趴魚雖是個大家想要避免的情況,
但究竟是什麼造成趴魚仍然是個有趣而值得探討的課題。
造成趴魚的原因究竟為何,還有待更多版友的經驗歸納,
以及更多的變項控制實驗來證明。
ps.我玩將魚時間很短,
不像冬殺一樣,在別人還在看「鬥球兒彈平」時,他就已經是「逗魚兒冬殺」XD
所以有關將魚的東西,
可能還需要版上一些更資深的將魚玩家、有經驗的版友來補充。
我只是野人獻曝,還望能引出金玉良言。
--
在孵化將魚的過程中,總難免會遇到小仔魚無法正常浮起的情形,
也就是所謂的「趴魚」(belly-slider)。
(一)何謂趴魚?
在網路上搜尋了一下便可發現,趴魚的情況不僅僅限於將魚,
同時也會發生在短鯛等魚種上。
但是與短鯛的差異在於一年生將魚必須經過乾燥期,
而我們飼養的情況有太多人為涉入的變數,
包含包存時間、溫度、水分等等,
所以要如何操作這些變項來降低趴魚的機率就比孵化、飼養其他魚種要更為重要。
趴魚無法浮起的原因主要來自於魚鰾未發育。
引用版友hite在水書的圖片(先斬後奏,hite不好意思啦):
http://tinyurl.com/lskvnb
左圖為趴魚,右圖為正常魚,箭頭處為魚鰾。
由於無法正常游泳,導致無法獵食,這些仔魚幾乎都是以餓死告終。
(二)產生趴魚的可能原因
以下的原因主要是針對一年生將魚。根據
http://www.cincikillies.org/Archive_Breed_1-5.htm#Bellysliders%20in%20Fry
網頁中的兩篇
'Bellysliders in annual killifish ... some observations'
(G.C.K.A. Newsletter,2002)
'Bellysliders in Fry' (G.C.K.A. Newsletter, February-March 2003)
他們從經驗中歸納,認為可能造成趴魚的原因有:
1.保存卵的乾燥期過久,導致小魚必須拿卵裡面的東西、甚至是自己的內臟來消化。
2.乾燥期的水分過多,導致土的含氧量太低。
3.孵化時過深的水。
4.孵卵溫度過高(理想溫度在攝氏21-24度)
5.過短的乾燥期,導致發育未成熟或無法孵化。
但是一如文章中提到的,他們缺乏統計與實驗上的數據佐證。
上述的可能原因只是他們的一些觀察。
(三)some criticism
1.乾燥期:
首先,誠如第一篇所提到的,即便在正常、理想的時間下水,也常常會發生趴魚的問題。
所以適當的乾燥期與適當的泥碳土濕度真的是趴魚的原因?
水書的國寶也針對這點有相同的看法。
因為就算他在實際操作上仔細觀察魚發眼的時間,
依舊無法避免趴魚的情況。
當然,這邊的推論有邏輯上的瑕疵。
因為「若A則B」只能推導出「非B則非A」,
不能推導出「非A則非B」。除非A是必要且充分條件。
而且,趴魚的推論並非是全稱式命題,而是機率問題。
不過,這不是學術文章,也不會在口試的時候被痛批,所以,大家也就不用這麼認真 XD
2.溫度:
其次,溫度方面的影響。
我們首先以RAC的原生環境為例。
RAC來自於非洲莫三比克,
莫三比克以五月到八月為乾季,也就是RAC的乾燥期,此時均溫在19-26度;
十一月至四月則為雨季,也就是RAC從開始孵化到成熟、交配的時間,
此時均溫在27-29度。
(莫三比克沙貝計畫區 – 供水計畫 凝聚愛與希望的甘霖,台灣世界展望會,劉慧娟)
換言之,在「孵化期」RAC的原生環境溫度並沒有比台灣低多少,
甚至我們可以說,當溫度升高時,卵反而會準備開始從乾燥期進入孵化期。
但這也導出另外一個問題,會不會影響趴魚的因素並非「孵化期」的溫度,
反而是「乾燥期」的保存溫度呢?
若真是如此,那反倒是個利多,因為乾燥期的溫度相較之下,是比較容易掌控的。
3.水的深淺:
最後,有關於孵化的水深問題。這個問題水書的chien與版友JESS也都有提出,
似乎較為淺的水所孵化出來的趴魚會比較少。
根據第二篇文章的理由,這是由於水的壓力所造成魚鰾的不同變化。
然而NorthernStar自己這次的孵化就是在3cm的水中,
可是仍有一半左右的趴魚,
所以水的深淺究竟影響有多大,在我這次的孵化例子中,值得商榷。
4.不同種類將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NorthernStar幾乎是使用同樣的方式來保存將魚卵,
包含保存時間、溫度、濕度等變項。
然而,在這批孵化的RAC與FUM中,一半的RAC是趴魚,但是同一批的FUM卻完全沒有趴魚,
所以,不同種類的將魚對上述變項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反應。
(四)由小撇步導出的另外原因
香港的論壇有一篇關於用茶包來降低趴魚機會的討論。
http://killieclub.hk/viewtopic.php?t=5030
內容的討論其實主要是源自於
http://www.aquaticquotient.com/forum/showthread.php?t=50294
他們將Rooibos tea的茶包放入缸子中,發現四個正向的改變,
分別是:減少趴魚數、抵抗熱壓力(熱緊迫?)、治療夾尾與增加交配與產卵。
有鑑於Rooibos tea普及率低,原文中也有以綠茶代替的例子。
看完上面四項改變,有沒有讓版友們想到什麼?
對啦,這根本就是欖仁葉的功效嘛!!!
另一方面,hite版友都是將卵從土挑出孵化,而趴魚率也很高,
他認為跟著土一起下水,會有助於減少趴魚率。
這個泥碳土的作用,其實跟欖仁葉或是Rooibos tea的功能其實十分類似,
通樣都是吐出水色、釋出單寧酸、降低pH值等。
所以,會不會真正影響趴魚的原因其實不在於「乾燥期」,
而是在於「孵化期」的環境呢?
要去檢驗這個假設,可能要看仔魚究竟是什麼階段發展出魚鰾的,
如果魚鰾是在卵入水後才開始發展,
孵化期的水質的確就可能扮演比乾燥期更重要的角色。
相對地,若魚鰾是在乾燥期便已發育完成,
那麼孵化期的水質可能就對趴魚與否無足輕重。
這個東西,可能還有待擁有這類觀察技術的版友來驗證。
然而,
在第一段文章
'Bellysliders in Fry' (G.C.K.A. Newsletter, February-March 2003)中提到,
魚隻在孵化時有一段重要的時刻,
在這段時間剛孵化的魚隻會往水面游,
以吸入空氣鼓起魚鰾。
因此,也有可能不是「魚鰾發育否」的問題,
而是仔魚能否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動作。
那麼泥炭土跟這個動作又有何關連呢?
趴魚雖是個大家想要避免的情況,
但究竟是什麼造成趴魚仍然是個有趣而值得探討的課題。
造成趴魚的原因究竟為何,還有待更多版友的經驗歸納,
以及更多的變項控制實驗來證明。
ps.我玩將魚時間很短,
不像冬殺一樣,在別人還在看「鬥球兒彈平」時,他就已經是「逗魚兒冬殺」XD
所以有關將魚的東西,
可能還需要版上一些更資深的將魚玩家、有經驗的版友來補充。
我只是野人獻曝,還望能引出金玉良言。
--
Tags:
魚
All Comments
By Ingrid
at 2009-06-29T02:47
at 2009-06-29T02:47
By Xanthe
at 2009-06-30T04:52
at 2009-06-30T04:52
By Edith
at 2009-07-02T06:49
at 2009-07-02T06:49
By Frederic
at 2009-07-02T13:23
at 2009-07-02T13:23
By Annie
at 2009-07-06T20:15
at 2009-07-06T20:15
By Liam
at 2009-07-09T18:03
at 2009-07-09T18:03
By Ina
at 2009-07-11T10:52
at 2009-07-11T10:52
By Necoo
at 2009-07-15T22:13
at 2009-07-15T22:13
By Robert
at 2009-07-17T09:45
at 2009-07-17T09:45
By Selena
at 2009-07-21T04:39
at 2009-07-21T04:39
By Franklin
at 2009-07-25T15:29
at 2009-07-25T15:29
By Thomas
at 2009-07-27T14:51
at 2009-07-27T14:51
By Franklin
at 2009-07-30T07:31
at 2009-07-30T07:31
By Freda
at 2009-08-04T05:12
at 2009-08-04T05:12
By Susan
at 2009-08-05T01:37
at 2009-08-05T01:37
By Skylar Davis
at 2009-08-10T01:37
at 2009-08-10T01:37
By Hardy
at 2009-08-13T06:54
at 2009-08-13T06:54
Related Posts
荷蘭鳳凰仔魚育幼過程
By Edward Lewis
at 2009-06-22T11:45
at 2009-06-22T11:45
發眼的將魚卵
By Mary
at 2009-06-21T21:46
at 2009-06-21T21:46
台北縣市各地水質數據...
By Rachel
at 2009-06-19T17:57
at 2009-06-19T17:57
chaliceace
By Andy
at 2009-06-19T11:34
at 2009-06-19T11:34
有人熟屏東市區的水館嗎?
By Agatha
at 2009-06-17T20:46
at 2009-06-17T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