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自家貓親不親貓? - 貓
By Caitlin
at 2019-11-18T15:38
at 2019-11-18T15:3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angle3280 (慌慌)》之銘言:
: 目前我有一隻貓,公/結紮完/2歲
: 經濟上我可以負擔兩隻貓 空間也可以(透天)
: 我想多養一隻貓
: 但是我怕有了第二隻貓反而讓他更不開心
: 我要怎麼確定他親不親貓?
: 或是我怎麼挑選他可以相處的新貓?
: 我身邊沒有其他養貓的朋友可以邀請來家裡相處
: 無法確認這件事讓我不敢養第二隻...
: 我去過貓咖啡店嚕完貓回家他也沒反應
: 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確定他親不親貓?
通常我們會建議透過以下方式來確認家中是否適合再接第二隻貓:
1.家中是否有非屬於舊貓原地盤的空間來隔離新貓,
以進行完整隔離適應流程(漸進式地讓對方接受彼此的流程)。
舊貓原地盤主要分成兩大地盤:
最重要的地盤:貓砂盆、食碗與水碗所在區域(不可移動)
次重要的地盤:有飼主濃厚氣味的物件所在區域(不可移動),
例如床、沙發、棉被、待換洗衣物放置籃等。
家中若有非屬於上述舊貓兩大地盤外的獨立空間,
且適合可以用來隔離新貓的話(例如浴室、廁所因太潮濕會不適合隔離新貓),
舊貓經過完整隔離適應流程而可以與新貓和平相處的機率就會大上非常多,
且舊貓因為新貓侵犯自己在家中的地盤而可能出現行為問題的機率,
也會低上非常多。
2.如果有機會接觸到待認養的貓咪,
且該貓咪的健康狀態允許(沒有黴菌、耳疥蟲等傳染性疾病),
可以使用一條未使用過的新毛巾,
以新毛巾擦拭待認養貓咪的脖子、頸間與雙頰,
使新毛巾沾附上待認養貓的氣味後,
將這條毛巾拿給舊貓聞聞看,
如果舊貓沒有出現低吼、哈氣、炸毛、壓耳、高頻尖叫、出拳攻擊,
或是畏縮、縮小身體、蜷曲尾巴(包覆身體)、顫抖、壓低身體轉身跑開,
抑或是沒有因為該貓咪的氣味在48小時內出現食慾降低、活動力降低、
排泄行為(或型態)改變等壓力反應,
舊貓可以接受家中再增加「這一隻」待認養的貓咪的可能性就會比較高。
(其他陌生新貓就不一定了)
除了可以透過上述兩個方式來判斷家中舊貓的狀態適不適合再增加新成員之外,
我們也可以再透過以下方式增加舊貓適應新貓的機率:
1.認養16週以下的小幼貓。
16週以下的小幼貓因為通常還沒有開始發展地盤意識,
因此幾乎可以確定小幼貓有極大的機率可以接受舊貓,
因此在完整隔離適應流程上,
我們多數時間只需要觀察舊貓能否在各階段接受新貓、不出現壓力反應即可。
且因為小幼貓基本上不具備對成貓構成地盤焦慮的能力,
因此成貓因小幼貓而出現地盤焦慮,進一步出現行為問題的可能性就會低得多。
但因為16週以下的小幼貓,
比較有可能還沒有完成體內外驅蟲(例如跳蚤、耳疥蟲、梨形鞭毛蟲、球蟲等)
以及傳染病快篩(二合一快篩+貓瘟快篩),
且可能身上還有因幼貓免疫力低而常見的黴菌感染問題,
因此若帶16週以下的小幼貓回家,
如果小幼貓還沒有排除上述的狀況,
要先為小幼貓做完體內外驅蟲、傳染病快篩與傳染性疾病的治療,
再讓舊貓和小幼貓一步一步進行完整隔離適應流程,
以避免舊貓的健康狀態受到新貓的影響。
2.進行完整隔離適應流程。
由於貓咪是地盤性的獨居動物(特定條件下可群聚,但非群居動物),
因此帶新貓回到原屬於舊貓一貓獨享的地盤,
多多少少都會增加舊貓的壓力,
適應新貓能力比較強(地盤意識比較低)的舊貓,
可能只需要半天的時間就可以接受新貓了,
但適應新貓能力比較弱(地盤意識比較強烈、本能比較強)的舊貓,
我們有遇過只要看到新貓就是要致新貓於死地、立馬出現高頻尖叫、
直接用咬的攻擊新貓導致穿刺傷的案例,
因此我們基本上都會建議帶新貓回家,還是不要挑戰舊貓的底限,
對舊貓和新貓兩方的身心健康狀態來說都會比較保險,
一來是盡量避免任何可能發生的生理疾病與創傷,
二來是盡量避免因壓力引發而造成的行為問題(也就是心因性壓力造成的行為問題)。
帶新貓回家後與舊貓進行的完整隔離適應流程,
可以參考以下文章與影片,流程是同一個:
文章:https://www.owo-catvilla.com/catipedia_1.html
影片:https://youtu.be/NzAjOl2-84A
以上,提供給你參考囉 :)
--
貓咪行為問題諮詢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atbehavior
貓咪研究院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attalkshow
--
: 目前我有一隻貓,公/結紮完/2歲
: 經濟上我可以負擔兩隻貓 空間也可以(透天)
: 我想多養一隻貓
: 但是我怕有了第二隻貓反而讓他更不開心
: 我要怎麼確定他親不親貓?
: 或是我怎麼挑選他可以相處的新貓?
: 我身邊沒有其他養貓的朋友可以邀請來家裡相處
: 無法確認這件事讓我不敢養第二隻...
: 我去過貓咖啡店嚕完貓回家他也沒反應
: 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確定他親不親貓?
通常我們會建議透過以下方式來確認家中是否適合再接第二隻貓:
1.家中是否有非屬於舊貓原地盤的空間來隔離新貓,
以進行完整隔離適應流程(漸進式地讓對方接受彼此的流程)。
舊貓原地盤主要分成兩大地盤:
最重要的地盤:貓砂盆、食碗與水碗所在區域(不可移動)
次重要的地盤:有飼主濃厚氣味的物件所在區域(不可移動),
例如床、沙發、棉被、待換洗衣物放置籃等。
家中若有非屬於上述舊貓兩大地盤外的獨立空間,
且適合可以用來隔離新貓的話(例如浴室、廁所因太潮濕會不適合隔離新貓),
舊貓經過完整隔離適應流程而可以與新貓和平相處的機率就會大上非常多,
且舊貓因為新貓侵犯自己在家中的地盤而可能出現行為問題的機率,
也會低上非常多。
2.如果有機會接觸到待認養的貓咪,
且該貓咪的健康狀態允許(沒有黴菌、耳疥蟲等傳染性疾病),
可以使用一條未使用過的新毛巾,
以新毛巾擦拭待認養貓咪的脖子、頸間與雙頰,
使新毛巾沾附上待認養貓的氣味後,
將這條毛巾拿給舊貓聞聞看,
如果舊貓沒有出現低吼、哈氣、炸毛、壓耳、高頻尖叫、出拳攻擊,
或是畏縮、縮小身體、蜷曲尾巴(包覆身體)、顫抖、壓低身體轉身跑開,
抑或是沒有因為該貓咪的氣味在48小時內出現食慾降低、活動力降低、
排泄行為(或型態)改變等壓力反應,
舊貓可以接受家中再增加「這一隻」待認養的貓咪的可能性就會比較高。
(其他陌生新貓就不一定了)
除了可以透過上述兩個方式來判斷家中舊貓的狀態適不適合再增加新成員之外,
我們也可以再透過以下方式增加舊貓適應新貓的機率:
1.認養16週以下的小幼貓。
16週以下的小幼貓因為通常還沒有開始發展地盤意識,
因此幾乎可以確定小幼貓有極大的機率可以接受舊貓,
因此在完整隔離適應流程上,
我們多數時間只需要觀察舊貓能否在各階段接受新貓、不出現壓力反應即可。
且因為小幼貓基本上不具備對成貓構成地盤焦慮的能力,
因此成貓因小幼貓而出現地盤焦慮,進一步出現行為問題的可能性就會低得多。
但因為16週以下的小幼貓,
比較有可能還沒有完成體內外驅蟲(例如跳蚤、耳疥蟲、梨形鞭毛蟲、球蟲等)
以及傳染病快篩(二合一快篩+貓瘟快篩),
且可能身上還有因幼貓免疫力低而常見的黴菌感染問題,
因此若帶16週以下的小幼貓回家,
如果小幼貓還沒有排除上述的狀況,
要先為小幼貓做完體內外驅蟲、傳染病快篩與傳染性疾病的治療,
再讓舊貓和小幼貓一步一步進行完整隔離適應流程,
以避免舊貓的健康狀態受到新貓的影響。
2.進行完整隔離適應流程。
由於貓咪是地盤性的獨居動物(特定條件下可群聚,但非群居動物),
因此帶新貓回到原屬於舊貓一貓獨享的地盤,
多多少少都會增加舊貓的壓力,
適應新貓能力比較強(地盤意識比較低)的舊貓,
可能只需要半天的時間就可以接受新貓了,
但適應新貓能力比較弱(地盤意識比較強烈、本能比較強)的舊貓,
我們有遇過只要看到新貓就是要致新貓於死地、立馬出現高頻尖叫、
直接用咬的攻擊新貓導致穿刺傷的案例,
因此我們基本上都會建議帶新貓回家,還是不要挑戰舊貓的底限,
對舊貓和新貓兩方的身心健康狀態來說都會比較保險,
一來是盡量避免任何可能發生的生理疾病與創傷,
二來是盡量避免因壓力引發而造成的行為問題(也就是心因性壓力造成的行為問題)。
帶新貓回家後與舊貓進行的完整隔離適應流程,
可以參考以下文章與影片,流程是同一個:
文章:https://www.owo-catvilla.com/catipedia_1.html
影片:https://youtu.be/NzAjOl2-84A
以上,提供給你參考囉 :)
--
貓咪行為問題諮詢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atbehavior
貓咪研究院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attalkshow
--
All Comments
By Donna
at 2019-11-19T14:33
at 2019-11-19T14:33
By Caitlin
at 2019-11-23T13:34
at 2019-11-23T13:34
By Adele
at 2019-11-25T20:09
at 2019-11-25T20:09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11-26T17:56
at 2019-11-26T17:56
By Puput
at 2019-11-28T19:05
at 2019-11-28T19:05
By Hedy
at 2019-12-01T08:24
at 2019-12-01T08:24
By Jacob
at 2019-12-03T19:41
at 2019-12-03T19:41
By Hedy
at 2019-12-04T18:28
at 2019-12-04T18:28
By Anthony
at 2019-12-07T23:20
at 2019-12-07T23:20
By Robert
at 2019-12-10T16:32
at 2019-12-10T16:32
By Andy
at 2019-12-14T21:50
at 2019-12-14T21:50
By Emily
at 2019-12-17T21:54
at 2019-12-17T21:54
By Agnes
at 2019-12-22T15:23
at 2019-12-22T15:2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9-12-24T10:57
at 2019-12-24T10:57
By Damian
at 2019-12-26T10:35
at 2019-12-26T10:35
By Steve
at 2019-12-31T08:46
at 2019-12-31T08:46
By Steve
at 2020-01-04T15:12
at 2020-01-04T15:12
By Donna
at 2020-01-06T07:01
at 2020-01-06T07:01
By Faithe
at 2020-01-10T11:46
at 2020-01-10T11:46
By Tom
at 2020-01-12T16:12
at 2020-01-12T16:12
By Jake
at 2020-01-13T06:42
at 2020-01-13T06:42
Related Posts
怎麼知道自家貓親不親貓?
By Aaliyah
at 2019-11-18T13:25
at 2019-11-18T13:25
4.5呎粉色折疊貓籠
By Erin
at 2019-11-18T13:16
at 2019-11-18T13:16
贈送 貓咪隨手杯
By Regina
at 2019-11-18T08:38
at 2019-11-18T08:38
全新 Litter Locker 第三代鎖便桶
By Thomas
at 2019-11-18T08:06
at 2019-11-18T08:06
硬式外出籠
By Kristin
at 2019-11-18T06:58
at 2019-11-18T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