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瘋了救救我 - 魚

By Wallis
at 2013-09-15T04:09
at 2013-09-15T04:09
Table of Contents
提供一些自己的經驗吧。
除了翻缸這種麻煩的治本方式外,我是蠻推鑽紋螺的。
一、不推薦使用巧娃
除非你有確定會另外弄一缸養巧娃,或是缸夠大(2呎以上)
魚少水草多,不然我極度不推薦買巧娃除螺。
一方面吃蝦、咬魚鰭、不吃飼料本來就是他的天性,不管螺有沒有吃完都會發生。
一旦發生了,不是巧娃餓死(寧死不吃飼料),就是其他魚蝦傷痕累累。
巧娃便宜是便宜,但也是一條生命,而且他這麼可愛~~~~不要純粹把他當工具。
二、效果持久性
另一方面,就如同前面有板友說的,螺害復發的問題。
事實上,除非徹底翻缸,不然螺卵是清不完的。
縱然使用巧娃看似把螺吃完了,之後又另外把他移去另一缸,過不久還是會有螺。
然後你就要再把巧娃給移回來,缸內其他魚可能又要被修剪魚鰭了。
但根據我使用鑽紋螺的經驗。對,沒錯,效果非常慢,二呎缸丟六顆鑽紋螺,
大概三個月才有顯著效果。
但是卻持久。因為魚缸中自此之後除了鑽紋螺,
確實沒有其他雜螺,但是我在清洗上部過濾時,仍然可以看到雜螺的身影。
也就是說,在鑽紋螺到不了,你看不到的角落,還是會有螺的存在。
而鑽紋螺雖然會緩慢地繁殖,但在雜螺變少時,鑽紋螺一樣也會死亡更替。
是以雜螺跟鑽紋螺就會成為平衡的狀態。
也就是說,雜螺少到難以發現,而鑽紋螺也會逐漸變少。
三、副作用少
巧娃的問題如第一點所述,
下藥(美鞭韃銼、硫酸銅)無可避免都會對系統跟其他生物造成危險,
但是鑽紋螺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你的魚缸中可能無法再使用其他除藻螺。
至於鑽紋螺繁殖成災也不用擔心,一方面繁殖很慢,而且會受限於食物數量。
如果有底砂,雜螺被吃完後,鑽紋螺甚至會躲進底砂裡,
等到雜螺又出現時,才又跑出來除螺。所以你也很難看到成群成災的景像。
(亦或是鑽紋螺在底砂中就把螺給除掉了,因為我在底砂裡清出一堆殼,
而你使用巧娃,是很難把躲在底砂裡的螺給清光的,復發是遲早的。)
其實講這麼多的意思就是,動手翻缸吧。
如果懶就丟顆鑽紋螺。
但沒有作好準備,請不要養巧娃。
--
除了翻缸這種麻煩的治本方式外,我是蠻推鑽紋螺的。
一、不推薦使用巧娃
除非你有確定會另外弄一缸養巧娃,或是缸夠大(2呎以上)
魚少水草多,不然我極度不推薦買巧娃除螺。
一方面吃蝦、咬魚鰭、不吃飼料本來就是他的天性,不管螺有沒有吃完都會發生。
一旦發生了,不是巧娃餓死(寧死不吃飼料),就是其他魚蝦傷痕累累。
巧娃便宜是便宜,但也是一條生命,而且他這麼可愛~~~~不要純粹把他當工具。
二、效果持久性
另一方面,就如同前面有板友說的,螺害復發的問題。
事實上,除非徹底翻缸,不然螺卵是清不完的。
縱然使用巧娃看似把螺吃完了,之後又另外把他移去另一缸,過不久還是會有螺。
然後你就要再把巧娃給移回來,缸內其他魚可能又要被修剪魚鰭了。
但根據我使用鑽紋螺的經驗。對,沒錯,效果非常慢,二呎缸丟六顆鑽紋螺,
大概三個月才有顯著效果。
但是卻持久。因為魚缸中自此之後除了鑽紋螺,
確實沒有其他雜螺,但是我在清洗上部過濾時,仍然可以看到雜螺的身影。
也就是說,在鑽紋螺到不了,你看不到的角落,還是會有螺的存在。
而鑽紋螺雖然會緩慢地繁殖,但在雜螺變少時,鑽紋螺一樣也會死亡更替。
是以雜螺跟鑽紋螺就會成為平衡的狀態。
也就是說,雜螺少到難以發現,而鑽紋螺也會逐漸變少。
三、副作用少
巧娃的問題如第一點所述,
下藥(美鞭韃銼、硫酸銅)無可避免都會對系統跟其他生物造成危險,
但是鑽紋螺唯一的副作用就是你的魚缸中可能無法再使用其他除藻螺。
至於鑽紋螺繁殖成災也不用擔心,一方面繁殖很慢,而且會受限於食物數量。
如果有底砂,雜螺被吃完後,鑽紋螺甚至會躲進底砂裡,
等到雜螺又出現時,才又跑出來除螺。所以你也很難看到成群成災的景像。
(亦或是鑽紋螺在底砂中就把螺給除掉了,因為我在底砂裡清出一堆殼,
而你使用巧娃,是很難把躲在底砂裡的螺給清光的,復發是遲早的。)
其實講這麼多的意思就是,動手翻缸吧。
如果懶就丟顆鑽紋螺。
但沒有作好準備,請不要養巧娃。
--
All Comments

By Kama
at 2013-09-18T18:50
at 2013-09-18T18:50

By Todd Johnson
at 2013-09-19T00:05
at 2013-09-19T00:05

By Hamiltion
at 2013-09-23T07:04
at 2013-09-23T07:04

By Ina
at 2013-09-27T17:03
at 2013-09-27T17:03

By Yedda
at 2013-09-29T23:40
at 2013-09-29T23:40

By Ula
at 2013-10-03T15:22
at 2013-10-03T15:22

By Anonymous
at 2013-10-05T05:39
at 2013-10-05T05:39

By Kama
at 2013-10-08T00:04
at 2013-10-08T00:04

By Selena
at 2013-10-08T08:00
at 2013-10-08T08:00

By Jake
at 2013-10-11T23:50
at 2013-10-11T23:50

By Oscar
at 2013-10-15T13:07
at 2013-10-15T13:07

By Adele
at 2013-10-19T12:32
at 2013-10-19T12:32

By Emma
at 2013-10-22T06:03
at 2013-10-22T06:03

By Ina
at 2013-10-26T14:02
at 2013-10-26T14:02

By Carol
at 2013-10-27T05:24
at 2013-10-27T05:24

By George
at 2013-10-28T00:00
at 2013-10-28T00:00

By Odelette
at 2013-10-31T23:08
at 2013-10-31T23:08

By Irma
at 2013-11-01T11:42
at 2013-11-01T11:42

By Elma
at 2013-11-01T13:44
at 2013-11-01T13:44

By Elma
at 2013-11-04T15:29
at 2013-11-04T15:29
Related Posts
準備跳海的一些疑問

By Mary
at 2013-09-14T18:31
at 2013-09-14T18:31
請教魚名

By Belly
at 2013-09-14T18:03
at 2013-09-14T18:03
彩兔身上有紅斑

By Adele
at 2013-09-14T16:40
at 2013-09-14T16:40
螯蝦食性會改變?

By Thomas
at 2013-09-14T15:52
at 2013-09-14T15:52
魚缸水臭

By Audriana
at 2013-09-14T12:53
at 2013-09-14T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