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陽昆蟲記 塑膠寄居蟹 總統戲院免費放映 - 寄居蟹
By Gilbert
at 2005-10-18T16:16
at 2005-10-18T16:16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Daysleeper (stellastar*)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訊息] 李淳陽昆蟲記--台灣第一部昆蟲生態紀錄片
時間: Tue Oct 18 02:47:55 2005
◆李淳陽昆蟲記--台灣第一部昆蟲生態紀錄片
1975 年「英國廣播公司」( BBC)來台專訪報導李淳陽。 1976 年初BBC播出「李博士的
昆蟲世界」(The Insect W orld of Dr. Lee)博物紀錄片電視專輯,被世界知名自然科
學雜誌《史密森尼》(Smithsonian)譽為「史詩般的電影」 。
1977 年李淳楊拍攝的昆蟲影片“The Hidden Events ” 獲得美國攝影協會第48屆「國際
電影節」專業組首獎。1979 年新聞局製作「李淳陽的昆蟲世界」一片,獲得「亞洲影展
最佳自然界紀錄片獎」、西雅圖第二屆「國際黑鯨影展」佳作獎。
◎李淳陽昆蟲記網站http://www.ylib.com/hotsale/dr-lee_bugs/
◆副片:塑膠寄居蟹
文/于立平 (公共電視記者)
背著貝殼緩緩爬行,是大多數人對寄居蟹的印象。但是,現在寄居蟹的造型卻跟以往
不同,在墾丁的海岸林裡,許多陸寄居蟹背著各式各樣的塑膠瓶蓋、甚至破玻璃瓶為家,
難不成他們正在舉辦環保創意大賽,把許多原本要丟棄的垃圾拿來做成衣服穿?還是發生
了什麼事,讓他們不得不把這些瓶蓋拿來當做容身之所?海邊的貝殼又到哪裡去了?
瓶蓋成了寄居蟹救急的組合屋
在網路或書報雜誌上,都曾經看過寄居蟹背著垃圾的照片,但是當親眼目睹寄居蟹背
著瓶蓋在面前走來走去時,那種又好笑又悲哀的感覺難以形容,從一隻小小的塑膠寄居蟹
身上,也看到了海洋已經生了重病的警訊...
跟著螃蟹先生劉烘昌來到海岸林,他在墾丁海岸林研究陸蟹生態,已經有十年的時間
,他說以前幾個月才偶爾會遇到一兩隻垃圾寄居蟹,現在幾乎不用刻意尋找,每次來都會
遇到,在某一天下過雨後,他進行誘捕,沒想到有三分之一比例的寄居蟹都背著垃圾殼,
另外三分之一則是背了大小不適合的貝殼,為什麼會誘捕到這麼高比例,奇奇怪怪的寄居
蟹呢?主要是因為牠們住了一個不舒適的家,因此才會不斷在外面遊走,想要四處尋找一
個舒服的殼。
其實寄居蟹是一種很環保的生物,牠們會重覆的利用貝殼,隨著體型的成長變化,寄
居蟹從小到大,必須不斷的尋找適合的貝殼來寄居。不同種類的寄居蟹,還會搭配不同的
貝類,貝類與寄居蟹,原本是海洋生態系中,相依相存的典範,在沒有貝殼可以使用之後
,寄居蟹只好去回收垃圾,從塑膠寄居蟹也可以看出,我們往海裡丟的垃圾到底有多少。
住在違章建築,既危險又找不到老伴?
海裡的貝類被人們吃光了,沙灘的貝殼被人們撿光了,這也難怪寄居蟹要以垃圾為家
,至少有家可住嘛!其實貝殼才是寄居蟹最舒服的家,貝殼的螺紋構造,可以讓寄居蟹的
尾板勾住,遇到敵人攻擊時,就縮回貝殼裡用牠最大的螯擋在洞口,結果呢?住在垃圾裡
的寄居蟹只要一遇到攻擊,連垃圾家都不要了,馬上竄逃,可是沒有殼的牠們,只有死路
一條...
全世界有800多種寄居蟹,台灣發現了將近60種,有些寄居蟹生活在海裡,有些生活
在潮間帶,其中只有4種左右生活在陸地上,這些陸寄居蟹每到產卵季節時,還是必須回
到大海中繁衍下一代。看過上百隻陸寄居蟹下海釋卵的劉烘昌博士發現,從來沒有看過背
垃圾的寄居蟹到海邊產卵,殼的不適當對於寄居蟹傳宗接代是否會有影響,仍待進一步研
究觀察。
擁有豪宅反成下手的對象
有些寄居蟹的殼雖然既舒適又美麗,但命運卻好不到那裡去...
在屏東滿洲,一攤一攤的小販,販賣著一籃籃的寄居蟹。人們進口外來的貝殼,捕捉
本土的寄居蟹,再將寄居蟹一身破爛的舊家,換成華麗的皇宮,於是寄居蟹被裝扮成討喜
的商品。為了賣個好價錢,貝殼愈美,寄居蟹愈大,價格就愈高,就這樣從幾十元到幾百
元,寄居蟹的生命被賤賣掉了,而且賣掉的不只是一隻寄居蟹,這一隻寄居蟹的舊殼,原
本可以提供給其他的寄居蟹再居住,而且進口了這隻新殼,也讓其他國家的寄居蟹無家可
歸。
貝殼少了,寄居蟹也少了,而垃圾愈來愈多,人們不經意的小動作,卻操控著生物的
未來,誰又是下一個受害者呢?將貝殼還給大海,將垃圾帶離沙灘,讓塑膠蟹回歸自然吧
!
西門町總統戲院/星期二早上11:30/星期三15:20/星期四17:30免費入場
--
作者: Daysleeper (stellastar*)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訊息] 李淳陽昆蟲記--台灣第一部昆蟲生態紀錄片
時間: Tue Oct 18 02:47:55 2005
◆李淳陽昆蟲記--台灣第一部昆蟲生態紀錄片
1975 年「英國廣播公司」( BBC)來台專訪報導李淳陽。 1976 年初BBC播出「李博士的
昆蟲世界」(The Insect W orld of Dr. Lee)博物紀錄片電視專輯,被世界知名自然科
學雜誌《史密森尼》(Smithsonian)譽為「史詩般的電影」 。
1977 年李淳楊拍攝的昆蟲影片“The Hidden Events ” 獲得美國攝影協會第48屆「國際
電影節」專業組首獎。1979 年新聞局製作「李淳陽的昆蟲世界」一片,獲得「亞洲影展
最佳自然界紀錄片獎」、西雅圖第二屆「國際黑鯨影展」佳作獎。
◎李淳陽昆蟲記網站http://www.ylib.com/hotsale/dr-lee_bugs/
◆副片:塑膠寄居蟹
文/于立平 (公共電視記者)
背著貝殼緩緩爬行,是大多數人對寄居蟹的印象。但是,現在寄居蟹的造型卻跟以往
不同,在墾丁的海岸林裡,許多陸寄居蟹背著各式各樣的塑膠瓶蓋、甚至破玻璃瓶為家,
難不成他們正在舉辦環保創意大賽,把許多原本要丟棄的垃圾拿來做成衣服穿?還是發生
了什麼事,讓他們不得不把這些瓶蓋拿來當做容身之所?海邊的貝殼又到哪裡去了?
瓶蓋成了寄居蟹救急的組合屋
在網路或書報雜誌上,都曾經看過寄居蟹背著垃圾的照片,但是當親眼目睹寄居蟹背
著瓶蓋在面前走來走去時,那種又好笑又悲哀的感覺難以形容,從一隻小小的塑膠寄居蟹
身上,也看到了海洋已經生了重病的警訊...
跟著螃蟹先生劉烘昌來到海岸林,他在墾丁海岸林研究陸蟹生態,已經有十年的時間
,他說以前幾個月才偶爾會遇到一兩隻垃圾寄居蟹,現在幾乎不用刻意尋找,每次來都會
遇到,在某一天下過雨後,他進行誘捕,沒想到有三分之一比例的寄居蟹都背著垃圾殼,
另外三分之一則是背了大小不適合的貝殼,為什麼會誘捕到這麼高比例,奇奇怪怪的寄居
蟹呢?主要是因為牠們住了一個不舒適的家,因此才會不斷在外面遊走,想要四處尋找一
個舒服的殼。
其實寄居蟹是一種很環保的生物,牠們會重覆的利用貝殼,隨著體型的成長變化,寄
居蟹從小到大,必須不斷的尋找適合的貝殼來寄居。不同種類的寄居蟹,還會搭配不同的
貝類,貝類與寄居蟹,原本是海洋生態系中,相依相存的典範,在沒有貝殼可以使用之後
,寄居蟹只好去回收垃圾,從塑膠寄居蟹也可以看出,我們往海裡丟的垃圾到底有多少。
住在違章建築,既危險又找不到老伴?
海裡的貝類被人們吃光了,沙灘的貝殼被人們撿光了,這也難怪寄居蟹要以垃圾為家
,至少有家可住嘛!其實貝殼才是寄居蟹最舒服的家,貝殼的螺紋構造,可以讓寄居蟹的
尾板勾住,遇到敵人攻擊時,就縮回貝殼裡用牠最大的螯擋在洞口,結果呢?住在垃圾裡
的寄居蟹只要一遇到攻擊,連垃圾家都不要了,馬上竄逃,可是沒有殼的牠們,只有死路
一條...
全世界有800多種寄居蟹,台灣發現了將近60種,有些寄居蟹生活在海裡,有些生活
在潮間帶,其中只有4種左右生活在陸地上,這些陸寄居蟹每到產卵季節時,還是必須回
到大海中繁衍下一代。看過上百隻陸寄居蟹下海釋卵的劉烘昌博士發現,從來沒有看過背
垃圾的寄居蟹到海邊產卵,殼的不適當對於寄居蟹傳宗接代是否會有影響,仍待進一步研
究觀察。
擁有豪宅反成下手的對象
有些寄居蟹的殼雖然既舒適又美麗,但命運卻好不到那裡去...
在屏東滿洲,一攤一攤的小販,販賣著一籃籃的寄居蟹。人們進口外來的貝殼,捕捉
本土的寄居蟹,再將寄居蟹一身破爛的舊家,換成華麗的皇宮,於是寄居蟹被裝扮成討喜
的商品。為了賣個好價錢,貝殼愈美,寄居蟹愈大,價格就愈高,就這樣從幾十元到幾百
元,寄居蟹的生命被賤賣掉了,而且賣掉的不只是一隻寄居蟹,這一隻寄居蟹的舊殼,原
本可以提供給其他的寄居蟹再居住,而且進口了這隻新殼,也讓其他國家的寄居蟹無家可
歸。
貝殼少了,寄居蟹也少了,而垃圾愈來愈多,人們不經意的小動作,卻操控著生物的
未來,誰又是下一個受害者呢?將貝殼還給大海,將垃圾帶離沙灘,讓塑膠蟹回歸自然吧
!
西門町總統戲院/星期二早上11:30/星期三15:20/星期四17:30免費入場
--
Tags:
寄居蟹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我想要養一隻寄居蟹 該有哪些道具?
By Bethany
at 2005-10-15T11:29
at 2005-10-15T11:29
我想要養一隻寄居蟹 該有哪些道具?
By Elizabeth
at 2005-10-15T03:56
at 2005-10-15T03:56
我想要養一隻寄居蟹 該有哪些道具?
By Madame
at 2005-10-15T00:40
at 2005-10-15T00:40
我想要養一隻寄居蟹 該有哪些道具?
By Jacob
at 2005-10-14T16:11
at 2005-10-14T16:11
Re: 冬天的設施
By Agatha
at 2005-10-14T08:15
at 2005-10-14T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