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變色龍的飼養前應有的基本認識 - 龜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04-09-30T21:46

Table of Contents

淺談變色龍的飼養
在爬蟲裏,我一直覺的變色龍是最適合飼養的爬蟲,因為它具有:

1.行動緩慢的特性
2.橫向活動面積不用太大
3.賞爬蟲又可以賞景的雙重優點
4.個性溫和的爬蟲
5.排便容易清理無異位味

不過變色龍飼養前,一定要了解變色龍的個性及飼養上一些要注意的事,許多朋友看到變色
龍,察覺這是新奇的爬蟲後,就一股衝動買回去飼養,有些個體不健康的或是飼養上的錯誤,
可能一個月內就陣亡了,有些則養個1-2年,甚至更久,當然飼養上的技巧取決變色龍養的是
否長久,然而個體健康的好壞更為重要,當大家都尚未對變色龍有進一步認識時,而冒然出手
, 就很容易挫敗,因此變色龍就變成大家口耳相傳爬蟲毒藥,是非常難養的爬蟲,其實並未這
麼難養

首先我們就先來初步的認識一下變色龍


1.變色龍是獨居性的爬蟲

大部分的變色龍都是獨居性的爬蟲,這點與陸龜是一樣的道理,野外的變色龍,常常會發現一
隻變色龍就獨佔一顆樹,這顆樹就是變色龍的領土,若是有其他變色龍爬行到這顆樹,或是經
過這顆樹時,這時就會發現原本性情溫和的變色龍會變得非常凶暴,並會藉著肢體語言來傳
達他心中的不滿,除了顏色變的鮮豔來做警告外, 甚至會利用頭部的角來打鬥逼退對方,或
是直接互咬來分出勝負,當然並不是每次都會有變色龍互相對打的情事發生,若是變色龍要
經過已原佔據領土的變色龍地盤時,經過的變色龍會藉由身體顏色灰暗的色彩語言來傳達出
:"嘿!我只是經過而已喔",這時就不會有打鬥的情形發生,變色龍在互相威嚇時並不一定要
靠著近身打鬥來區分強勢弱勢,多半是藉由肢體的語言及身體顏色的變化就可以區分輸贏,
有時相隔甚遠的兩顆樹上變色龍,僅需身體晃一晃或是顏色變化就可以來斷定輸贏,真是十
分奇妙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變色龍都不可以混養,仍然有一些變色龍是可以公母同對養在一起的, 但
是有一個前提就是飼養空間不要太小,至於可以公母同養的品種,以台灣地區較市場上常為
曝光的品種而言,像是傑克森.枯葉.三角.玫瑰.等都可以一起養,但是要切記只可一公一母
養,或是一公數母養,但是決不要兩公一起養,畢竟一夫多妻制是可以接受的, 兩個男人就容
易爭風吃醋


2.變色龍的活動空間是高的而不是矮的

變色龍因為行動上的遲緩,在地面上遭受危險時是很難逃避的, 因此為了躲避危險, 會盡量
向上攀爬,即使是剛出生的幼體變色龍也是一樣,睡覺的時候, 變色龍常會爬到一顆樹的最頂
層,而且這根樹幹是獨立而沒有其餘分枝的,作用就是不會讓其他獵食者會有橫向的樹幹來
偷襲,白天時,變色龍會待在綠葉茂密而枝幹繁雜的樹林裏,作用就是當遇到危險時可以四處
攀爬避開危險,剛好與夜晚相反;即使當變色龍真的無處可逃時, 它還有最厲害的一招就是
摔落落地,迅速的從樹上掉落到地面來逃走到另一顆樹上,因為變色龍具有良好的體色偽裝,
因此掉落時像是一片樹葉般,常常會讓樹上的獵食者看不清楚, 而得以避開危險

因此飼養變色龍時要切忌飼養箱能越高越好,綠色葉片要越多越好,而且在飼養箱的最頂層要佈置一個蔭暗的角落, 這些都有他的功用在, 我日後會逐一的介紹大家認
識知道


3.認識您要養的變色龍生活環境

再這麼多種類的變色龍,首先應該要認識您的變色龍生活環境後,對於變色龍上手及飼養的
成功機率才會加分,變色龍不外區分成幾類型:樹棲型及地棲型,樹棲型又可依氣候不同再細
分成熱帶莽原型.雨林型.高山型,而地棲型的變色龍也可以細分成雨林型.沙漠型,因此當這
些棲息於不同環境.氣候的變色龍一經人為飼養時,首先要做的是佈置出接近他原來生活的
棲息地條件,這包含了造景.溫溼度條件,甚至是食物來源,這些都是關係到變色龍是否能成
功飼養的重要條件


4.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其實這對所有爬蟲都是不變的法則,尤其是變色龍,變色龍的個性是非常容易受到驚嚇,往往
飼主一再的上手把玩,對變色龍都會造成一次次的心理壓力,因此在飼養變色龍前一定要有
一個認知,就是變色龍除了餵食時之外,最好不要常去干擾他,觀察他是可以的,最好飼主坐
在箱子前放緩您的動作,雙眼距離太近變色龍可是會很害怕的,飼養變色龍的最佳高度,若是
礙於飼養箱高度的受限,建議最好是飼養箱底部加一個架子,讓變色龍的活動高度是高於自
己的視線上方,因為不要忘了他在野外都是生長在高的樹上呢


BY frank

--
我不是女媧
無法填補共工損毀的天

--
Tags:

All Comments

鈣磷比例表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04-09-29T22:35
植物鈣磷含量比例表 對於草食性的爬蟲動物,鈣質與磷質吸收的份量比例直接影響牠們身體的健康或成長,因為鈣質與磷質是互相影響的,如果磷質多了,便會壓抑對鈣質的吸收,相反亦是。不同類型的爬蟲動物對此有不同合適的比例,例如:綠鬣蜥的是 2:1,一般陸龜的是 4-7:1,刺尾蜥的是 25:1。 以下是一些植物的鈣磷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