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實做與觀念~ - 水族
By Candice
at 2009-01-26T22:08
at 2009-01-26T22:08
Table of Contents
恩~大過年買完衣服回來看文章討論很精采
也來回應一下吧
養魚呢~觀念因人而異
沒有絕對正確與錯誤~養的起來就是好
先從生態來說
首先就算是大自然也不是完全100%換水
河流就有分止水域與流水域
並不是河流就絕對是活水
另外
小缸子也有小缸子的養法
出現問題需要換水是當然
小弟並沒有否定換水的功用
然而考慮到環境的震盪以及對魚體造成的緊迫
換水的必要性就有質疑的必要了
小弟前幾篇文章也敘述過
飼養的是魚~不是水~也不是消化菌
系統養的好魚卻不斷死亡的大有人在
因為養魚不是光靠單一因子而已
漂亮的數據?很好~而且數據是絕對的
而且又讓人淺顯易懂
但是數據是正確與否也是有質疑的必要
何況數據從哪來?是從實驗得來
實驗如何做?操作過程中的誤差?甚至是實驗的設計~只要某個小部分有問題
數據的準確度就是可以存疑的
打個比方來說
蝦肉的飼料組成成分在網路上很輕易可以找到
理論上呢~飼料也可以跟他致造成"數據上"完全相同的東西
但是為什麼人工飼料餵食效果~催情~揚色甚至是誘食效果都不比蝦肉佳?
數據很漂亮阿~那怎嚜還會這樣?
其實就現在的分析技術也只能說...蝦肉裡面含有unknow factor~也就是未知因子
每個實驗論文~水產學報後面都會敘述實驗中發生的問題或是尚待解決的問題以及衍伸
的問題~我想這些東西再飼養時也是該納入考慮吧?
況且就自己在水產所學以及業界的經驗,太多理論過於完美而無法在實際上付諸行動
的例子,再舉個實例;養殖的紅甘很容易受到一種叫做貝尼登吸蟲的感染,這種蟲體
要消滅很容易,泡淡水浴,所有論文也都這麼推薦;但是咧?一個箱網裡面多少隻魚?
每條魚的體型又大,你要怎麼去給他捕抓泡淡水浴?光操作都費時費力有困難,有多少
業者會想花時間人力金錢這麼做?...這也是現在紅甘養殖幾乎快消失的原因。
數據漂亮固然好,但是要跟實做結合才有意義
實做的背後需要理論支撐,但是理論的實用與否也需要實做來證實
水產養殖的世界如此,水族也是如此
多少的理論因為實做以後被推翻掉?
多少的實做因為理論而得到進步?
大家都說怎樣怎樣不行?是真的不行嗎?不見得吧?嘗試過了嗎?試過再說也不遲吧?
大家都說海水小缸不行
小弟就玩一堆小缸自D過濾器~也做到半年以上沒換水卻維持的很好的系統
認識的玩家也不少二呎全軟體缸僅靠一個水中過濾器維持3年毫無蛋白除沫
在大家都說野生七彩無法繁殖的年代也有朋友國中就繁殖成功
大家都在排斥金娃跳海時小弟也觀察找資料讓他大膽下海~養的也很好
太多的例子可以舉
網路的玩家大多會自己找資料會去聽別人說
當有一個人說出了一個新的東西一個新的作法
總會有很多人故步自封不斷引經據典~用太多現有的資料來質疑~不信任
小弟8年前在某論壇PO出金娃跳海文就有見識過
現在也是相同
但是等到某人做成功~業者放出消息
大家就會說XX大大好厲害~是高手~然後一窩瘋的跟進
其實
理論與實做絕對是並進
做出創新實驗的人也是依靠參考以前的理論自己挖掘創新~並做出結果
也因此為什麼在水產界這麼多撇步不外流
一是外流大家會無意義的攻擊~因為無法接受新的事物以及觀念~外流只是徒增糾紛
二是~我自己用這方法養起來了錢我賺就好~幹麻告訴別人讓別人賺?
南部有某石班養殖達人,保守秘密的低調程度是只要有人在他面前提起石班兩字
就立刻掉頭走,這樣的人它擁有多少學術界以及養殖界都沒有的技術?想必很多~
而就我所知,會養魚有經驗的人不會天天狂喊一堆數據,把一堆大道理背的滾瓜爛熟
或許~這樣會養的比一搬人好,但是同時也被"他人所給予"的知識侷限住,養的最好的
絕對不會是這些人。
何況以水族來說~太多的資料網路隨手可得,理論上每個人都專心背理論就可以養好魚
但就是很多人仍然養死,多半也是在死亡中學習到方法才轉化成自己飼養的技術
也就是經驗,這種花學費的做法其實很有爭議,但也因此小弟比起隨手可得的資料,更
喜歡大家討論飼養心得的原因;理論書上都有寫,但那些只是算基本功,真正的技術
是在每個人的飼養方法。
有大大建議我別談論個人養殖方法,其實挺難理解,因為資料太好找啦!去圖書館拿本
水產養殖學~水質學~餌料生物學~藻類學~魚類疾病學~生態學~不用看的很仔細
但全部看完一輪不管是誰都可以養一口好魚;既然如此,為何不把重點放在每個人自己
的飼養方式呢?操作不當引起的問題遠比數據不對的嚴重型來的快的多阿!
小弟有遇過版友水球討論,他的數據都很棒,但是魚就是有問題,小地詢問後才發現
板友怕寄生蟲感染因此把冷凍紅蟲在餵食前都浸泡1-2滴原殺,這等於是丟了原殺濃縮
的紅蟲去給魚吃,這樣魚當然會慢性中毒;也有版友認為某種魚很難養,數據也很漂亮
但是魚就養不好,小弟也是詢問操作後發現,下缸的方式大有問題;海水魚下缸的時候
全部先泡淡水浴,且因為魚體不大因此用小容器,如此處裡再下缸的魚,首先運送過程
造成的緊迫~在加上環境突然改變的震盪~以及小容器中的低溶氧~這樣再健康的魚都去
半條命了吧?
因此比起華麗的數據~那些可以用儀器輕易取得的數據,小弟更加重視人為的操作,
這些經驗以及小動作小弟認為才是該學習以及討論的重點。
另外針對WIN大在推文中對小弟之前所發文章的質疑
在此也回答
首先~60多個4L的水桶如何加溫?每個都放加溫棒嗎?
死亡的鬥魚因為在11天內小弟工作不在委託他人照顧~因不知問題如何處置意外而死
並非因為操作不當而死~低溫期間盡量保溫不予餵食也是度過低溫期的方法
加溫棒不是絕對~(雖然小弟沒多的錢以及電費搞電暖器也是事實)
魚塭養殖中利用越冬溝不予餵食度過寒冬的作法是很常見的
誰說小缸子一定放加溫棒不可?
小缸體外面包裹泡棉停止餵食~用意是讓溫度不至於直接致死並且不使魚因為驚嚇以及
攝食游動導致凍傷~引起細菌以及寄生蟲感染
這也是一種作法,如有疑問~可去翻閱前程出版社的水產養殖學(上)
水產養殖與水族的結合應用?
這就是一種實例,只是因為沒有漂亮的數據,因此愛看漂亮數據的人會不予採用
斥之以鼻而已
小弟的小扣扣種魚丟4L桶用這方式停餵3周了~仍然無疾病且體態完好
冠紋娃娃亦用此方法越過寒流
數據不是絕對的
不花錢的養魚方法~有
不必華麗的數據~只要多找找資料自己嘗試就會找出方法
若要說這是出自哪些書籍文獻?
這可是涵蓋了水族生理學~魚病學~生態學以及水質學的作法
要一堆引經據典?這很難嗎?這是我對純看數據的人所要提出的質疑
多吸收他人經驗改良自己飼養方式比看一堆華麗的數據有用
小海水缸不檢測數據OK嗎?
能檢測最好但是不檢測我想也沒嚴重至這程度吧?
考量經濟狀況並不是每個人都想投資在檢測藥品以及儀器上
這樣的人為什麼不能享受海水魚飼養的樂趣?
這小弟也是很不解
另外~pH8.4很多大大養魚也養死,這很正常,誰養魚沒養死過?
海水魚的死因除了水質~疾病以外還有很多因子
水質可以看數據可以說是最好解決~因為海水本身就很穩定(要看書?請參見水質學)
疾病也可以從體表以及活動等各方面做疾病檢測~因此也從死因撇除
重點是其他的因子呢?
1.輸出國捕捉所使用的藥品毒害?這外觀無法看出~養3個月忽然暴斃因此死亡的例子很多
2.操作過程?
3.對物種的不了解?小弟就看過有人把蝶魚丟軟體缸然後說他軟體都爛掉(蝶魚主食:珊瑚
蟲)
4.人為疏忽?養久膩了不照顧死魚的人其實很多
5.數據的誤判?海水缸pH低下至酸性水,基本上可解釋為酸敗,而不是酸性海水,該換的
是濾材以及翻缸,光換水都無法改善。
6.餌料新鮮度問題?很多人丟過期的飼料或是壞掉的蝦~甚至解凍放一段時間還又重新冷凍
再使用,這些都會導致魚的內臟發炎壞死。
...
導致死亡的因子太多,數據能告訴我們的僅一小部份,老手會死魚也不意外
所以海水魚的死活基本上跟缸體大小以及毒素累積是不能畫上等號的
單論水中有毒物質~這也有疑問點
就算是同個魚缸裡面~也有水流的死角以及水流緩慢的區域
物質在水中的分布理論上會均勻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甚至可以把缸內各區域水的流速劃分為數個區塊
其中物質的分布是有差異的
而在換水時,說抽水可以抽掉毒素
理論上也是沒錯
但是是否有可能剛好有毒物質多分布在水中某個區塊~而換水時並未徹底清除
反而水體總體積變小~而比較起來毒素的濃度反而更高?
加入水以後~可以與之行化學作用的元素反而因為換水的稀釋造成水中毒素代謝不易?
若再增加考慮其他因子~包含硝化菌的環境衝擊造成死亡
以及魚之遭受的緊迫外加環境有毒物質濃度的升高
在這些因子作用下魚才死亡
試問~這些是不是也該納入考慮?
也因此小弟對換水的想法是
有其必要性~但是若是太過頻繁~則有評估的必要
一大堆理論數據?
OK那很棒~而且是我們操作的基準點~而且的確很重要
但是那不過是基本功~是在開始養魚之前就該會的
養魚開始以後遇到的問題會依靠這些知識解決
基本工越強當然理論上也會養的越順
但是絕對會在過程中遇到所學無法解決的問題
能夠從各角度切入了解並且解決度過這個挑戰才是養功與技術
寫論文做實驗有了漂亮的數據沒啥
重點是要從數據中找出問題並且解決他~甚至找出更多問題才是困難的地方
以上是個人觀念
從學校恩師前輩以及各方魚友養殖戶和業界實際參予以及自身飼養所得的部份心得
再補充
酸鹼值的正確寫法是"pH"
而不是"ph"或是"PH、Ph"
--
也來回應一下吧
養魚呢~觀念因人而異
沒有絕對正確與錯誤~養的起來就是好
先從生態來說
首先就算是大自然也不是完全100%換水
河流就有分止水域與流水域
並不是河流就絕對是活水
另外
小缸子也有小缸子的養法
出現問題需要換水是當然
小弟並沒有否定換水的功用
然而考慮到環境的震盪以及對魚體造成的緊迫
換水的必要性就有質疑的必要了
小弟前幾篇文章也敘述過
飼養的是魚~不是水~也不是消化菌
系統養的好魚卻不斷死亡的大有人在
因為養魚不是光靠單一因子而已
漂亮的數據?很好~而且數據是絕對的
而且又讓人淺顯易懂
但是數據是正確與否也是有質疑的必要
何況數據從哪來?是從實驗得來
實驗如何做?操作過程中的誤差?甚至是實驗的設計~只要某個小部分有問題
數據的準確度就是可以存疑的
打個比方來說
蝦肉的飼料組成成分在網路上很輕易可以找到
理論上呢~飼料也可以跟他致造成"數據上"完全相同的東西
但是為什麼人工飼料餵食效果~催情~揚色甚至是誘食效果都不比蝦肉佳?
數據很漂亮阿~那怎嚜還會這樣?
其實就現在的分析技術也只能說...蝦肉裡面含有unknow factor~也就是未知因子
每個實驗論文~水產學報後面都會敘述實驗中發生的問題或是尚待解決的問題以及衍伸
的問題~我想這些東西再飼養時也是該納入考慮吧?
況且就自己在水產所學以及業界的經驗,太多理論過於完美而無法在實際上付諸行動
的例子,再舉個實例;養殖的紅甘很容易受到一種叫做貝尼登吸蟲的感染,這種蟲體
要消滅很容易,泡淡水浴,所有論文也都這麼推薦;但是咧?一個箱網裡面多少隻魚?
每條魚的體型又大,你要怎麼去給他捕抓泡淡水浴?光操作都費時費力有困難,有多少
業者會想花時間人力金錢這麼做?...這也是現在紅甘養殖幾乎快消失的原因。
數據漂亮固然好,但是要跟實做結合才有意義
實做的背後需要理論支撐,但是理論的實用與否也需要實做來證實
水產養殖的世界如此,水族也是如此
多少的理論因為實做以後被推翻掉?
多少的實做因為理論而得到進步?
大家都說怎樣怎樣不行?是真的不行嗎?不見得吧?嘗試過了嗎?試過再說也不遲吧?
大家都說海水小缸不行
小弟就玩一堆小缸自D過濾器~也做到半年以上沒換水卻維持的很好的系統
認識的玩家也不少二呎全軟體缸僅靠一個水中過濾器維持3年毫無蛋白除沫
在大家都說野生七彩無法繁殖的年代也有朋友國中就繁殖成功
大家都在排斥金娃跳海時小弟也觀察找資料讓他大膽下海~養的也很好
太多的例子可以舉
網路的玩家大多會自己找資料會去聽別人說
當有一個人說出了一個新的東西一個新的作法
總會有很多人故步自封不斷引經據典~用太多現有的資料來質疑~不信任
小弟8年前在某論壇PO出金娃跳海文就有見識過
現在也是相同
但是等到某人做成功~業者放出消息
大家就會說XX大大好厲害~是高手~然後一窩瘋的跟進
其實
理論與實做絕對是並進
做出創新實驗的人也是依靠參考以前的理論自己挖掘創新~並做出結果
也因此為什麼在水產界這麼多撇步不外流
一是外流大家會無意義的攻擊~因為無法接受新的事物以及觀念~外流只是徒增糾紛
二是~我自己用這方法養起來了錢我賺就好~幹麻告訴別人讓別人賺?
南部有某石班養殖達人,保守秘密的低調程度是只要有人在他面前提起石班兩字
就立刻掉頭走,這樣的人它擁有多少學術界以及養殖界都沒有的技術?想必很多~
而就我所知,會養魚有經驗的人不會天天狂喊一堆數據,把一堆大道理背的滾瓜爛熟
或許~這樣會養的比一搬人好,但是同時也被"他人所給予"的知識侷限住,養的最好的
絕對不會是這些人。
何況以水族來說~太多的資料網路隨手可得,理論上每個人都專心背理論就可以養好魚
但就是很多人仍然養死,多半也是在死亡中學習到方法才轉化成自己飼養的技術
也就是經驗,這種花學費的做法其實很有爭議,但也因此小弟比起隨手可得的資料,更
喜歡大家討論飼養心得的原因;理論書上都有寫,但那些只是算基本功,真正的技術
是在每個人的飼養方法。
有大大建議我別談論個人養殖方法,其實挺難理解,因為資料太好找啦!去圖書館拿本
水產養殖學~水質學~餌料生物學~藻類學~魚類疾病學~生態學~不用看的很仔細
但全部看完一輪不管是誰都可以養一口好魚;既然如此,為何不把重點放在每個人自己
的飼養方式呢?操作不當引起的問題遠比數據不對的嚴重型來的快的多阿!
小弟有遇過版友水球討論,他的數據都很棒,但是魚就是有問題,小地詢問後才發現
板友怕寄生蟲感染因此把冷凍紅蟲在餵食前都浸泡1-2滴原殺,這等於是丟了原殺濃縮
的紅蟲去給魚吃,這樣魚當然會慢性中毒;也有版友認為某種魚很難養,數據也很漂亮
但是魚就養不好,小弟也是詢問操作後發現,下缸的方式大有問題;海水魚下缸的時候
全部先泡淡水浴,且因為魚體不大因此用小容器,如此處裡再下缸的魚,首先運送過程
造成的緊迫~在加上環境突然改變的震盪~以及小容器中的低溶氧~這樣再健康的魚都去
半條命了吧?
因此比起華麗的數據~那些可以用儀器輕易取得的數據,小弟更加重視人為的操作,
這些經驗以及小動作小弟認為才是該學習以及討論的重點。
另外針對WIN大在推文中對小弟之前所發文章的質疑
在此也回答
首先~60多個4L的水桶如何加溫?每個都放加溫棒嗎?
死亡的鬥魚因為在11天內小弟工作不在委託他人照顧~因不知問題如何處置意外而死
並非因為操作不當而死~低溫期間盡量保溫不予餵食也是度過低溫期的方法
加溫棒不是絕對~(雖然小弟沒多的錢以及電費搞電暖器也是事實)
魚塭養殖中利用越冬溝不予餵食度過寒冬的作法是很常見的
誰說小缸子一定放加溫棒不可?
小缸體外面包裹泡棉停止餵食~用意是讓溫度不至於直接致死並且不使魚因為驚嚇以及
攝食游動導致凍傷~引起細菌以及寄生蟲感染
這也是一種作法,如有疑問~可去翻閱前程出版社的水產養殖學(上)
水產養殖與水族的結合應用?
這就是一種實例,只是因為沒有漂亮的數據,因此愛看漂亮數據的人會不予採用
斥之以鼻而已
小弟的小扣扣種魚丟4L桶用這方式停餵3周了~仍然無疾病且體態完好
冠紋娃娃亦用此方法越過寒流
數據不是絕對的
不花錢的養魚方法~有
不必華麗的數據~只要多找找資料自己嘗試就會找出方法
若要說這是出自哪些書籍文獻?
這可是涵蓋了水族生理學~魚病學~生態學以及水質學的作法
要一堆引經據典?這很難嗎?這是我對純看數據的人所要提出的質疑
多吸收他人經驗改良自己飼養方式比看一堆華麗的數據有用
小海水缸不檢測數據OK嗎?
能檢測最好但是不檢測我想也沒嚴重至這程度吧?
考量經濟狀況並不是每個人都想投資在檢測藥品以及儀器上
這樣的人為什麼不能享受海水魚飼養的樂趣?
這小弟也是很不解
另外~pH8.4很多大大養魚也養死,這很正常,誰養魚沒養死過?
海水魚的死因除了水質~疾病以外還有很多因子
水質可以看數據可以說是最好解決~因為海水本身就很穩定(要看書?請參見水質學)
疾病也可以從體表以及活動等各方面做疾病檢測~因此也從死因撇除
重點是其他的因子呢?
1.輸出國捕捉所使用的藥品毒害?這外觀無法看出~養3個月忽然暴斃因此死亡的例子很多
2.操作過程?
3.對物種的不了解?小弟就看過有人把蝶魚丟軟體缸然後說他軟體都爛掉(蝶魚主食:珊瑚
蟲)
4.人為疏忽?養久膩了不照顧死魚的人其實很多
5.數據的誤判?海水缸pH低下至酸性水,基本上可解釋為酸敗,而不是酸性海水,該換的
是濾材以及翻缸,光換水都無法改善。
6.餌料新鮮度問題?很多人丟過期的飼料或是壞掉的蝦~甚至解凍放一段時間還又重新冷凍
再使用,這些都會導致魚的內臟發炎壞死。
...
導致死亡的因子太多,數據能告訴我們的僅一小部份,老手會死魚也不意外
所以海水魚的死活基本上跟缸體大小以及毒素累積是不能畫上等號的
單論水中有毒物質~這也有疑問點
就算是同個魚缸裡面~也有水流的死角以及水流緩慢的區域
物質在水中的分布理論上會均勻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甚至可以把缸內各區域水的流速劃分為數個區塊
其中物質的分布是有差異的
而在換水時,說抽水可以抽掉毒素
理論上也是沒錯
但是是否有可能剛好有毒物質多分布在水中某個區塊~而換水時並未徹底清除
反而水體總體積變小~而比較起來毒素的濃度反而更高?
加入水以後~可以與之行化學作用的元素反而因為換水的稀釋造成水中毒素代謝不易?
若再增加考慮其他因子~包含硝化菌的環境衝擊造成死亡
以及魚之遭受的緊迫外加環境有毒物質濃度的升高
在這些因子作用下魚才死亡
試問~這些是不是也該納入考慮?
也因此小弟對換水的想法是
有其必要性~但是若是太過頻繁~則有評估的必要
一大堆理論數據?
OK那很棒~而且是我們操作的基準點~而且的確很重要
但是那不過是基本功~是在開始養魚之前就該會的
養魚開始以後遇到的問題會依靠這些知識解決
基本工越強當然理論上也會養的越順
但是絕對會在過程中遇到所學無法解決的問題
能夠從各角度切入了解並且解決度過這個挑戰才是養功與技術
寫論文做實驗有了漂亮的數據沒啥
重點是要從數據中找出問題並且解決他~甚至找出更多問題才是困難的地方
以上是個人觀念
從學校恩師前輩以及各方魚友養殖戶和業界實際參予以及自身飼養所得的部份心得
再補充
酸鹼值的正確寫法是"pH"
而不是"ph"或是"PH、Ph"
--
All Comments
By Odelette
at 2009-01-30T12:00
at 2009-01-30T12:00
By William
at 2009-01-31T17:19
at 2009-01-31T17:19
By Elizabeth
at 2009-02-04T10:54
at 2009-02-04T10:54
By Zenobia
at 2009-02-05T03:31
at 2009-02-05T03:31
By Lydia
at 2009-02-09T23:43
at 2009-02-09T23:43
By Mia
at 2009-02-10T09:38
at 2009-02-10T09:38
By Genevieve
at 2009-02-11T12:47
at 2009-02-11T12:47
By Lily
at 2009-02-13T11:57
at 2009-02-13T11:57
By Noah
at 2009-02-18T00:59
at 2009-02-18T00:59
By Poppy
at 2009-02-19T02:16
at 2009-02-19T02:16
By Jack
at 2009-02-24T01:36
at 2009-02-24T01:36
By Gary
at 2009-02-27T21:55
at 2009-02-27T21:55
By Andrew
at 2009-03-01T05:43
at 2009-03-01T05:43
By Donna
at 2009-03-01T09:47
at 2009-03-01T09:47
By William
at 2009-03-02T06:27
at 2009-03-02T06:27
By Bennie
at 2009-03-06T01:28
at 2009-03-06T01:28
By Cara
at 2009-03-07T11:04
at 2009-03-07T11:04
By Isabella
at 2009-03-07T16:03
at 2009-03-07T16:03
By Selena
at 2009-03-09T22:12
at 2009-03-09T22:12
By Faithe
at 2009-03-11T10:39
at 2009-03-11T10:39
By Rae
at 2009-03-14T15:39
at 2009-03-14T15:39
By Adele
at 2009-03-14T20:47
at 2009-03-14T20:47
By Michael
at 2009-03-18T18:35
at 2009-03-18T18:35
By Ula
at 2009-03-21T22:28
at 2009-03-21T22:28
By Poppy
at 2009-03-25T11:17
at 2009-03-25T11:17
By Regina
at 2009-03-26T19:49
at 2009-03-26T19:49
By Necoo
at 2009-03-30T13:31
at 2009-03-30T13:31
By Odelette
at 2009-04-02T03:29
at 2009-04-02T03:29
By Erin
at 2009-04-04T01:06
at 2009-04-04T01:06
By Isabella
at 2009-04-05T10:13
at 2009-04-05T10:13
By Ursula
at 2009-04-06T08:05
at 2009-04-06T08:05
By Franklin
at 2009-04-06T20:22
at 2009-04-06T20:22
By Sandy
at 2009-04-10T03:04
at 2009-04-10T03:04
By Erin
at 2009-04-11T02:59
at 2009-04-11T02:59
By Daph Bay
at 2009-04-11T12:37
at 2009-04-11T12:37
By David
at 2009-04-12T08:20
at 2009-04-12T08:20
By Queena
at 2009-04-13T17:30
at 2009-04-13T17:30
By Tracy
at 2009-04-17T16:31
at 2009-04-17T16:31
By Rebecca
at 2009-04-17T22:55
at 2009-04-17T22:55
By David
at 2009-04-18T02:58
at 2009-04-18T02:58
By Mary
at 2009-04-19T20:18
at 2009-04-19T20:18
By Bethany
at 2009-04-23T14:37
at 2009-04-23T14:37
By Ula
at 2009-04-27T23:02
at 2009-04-27T23:02
By Agatha
at 2009-04-28T00:41
at 2009-04-28T00:41
By Eartha
at 2009-04-29T00:06
at 2009-04-29T00:06
By Connor
at 2009-05-03T04:40
at 2009-05-03T04:40
By Jack
at 2009-05-07T16:05
at 2009-05-07T16:05
By Leila
at 2009-05-09T02:33
at 2009-05-09T02:33
By Madame
at 2009-05-10T12:20
at 2009-05-10T12:20
By Agatha
at 2009-05-12T09:10
at 2009-05-12T09:10
By Doris
at 2009-05-13T04:11
at 2009-05-13T04:11
By Una
at 2009-05-14T08:32
at 2009-05-14T08:32
By Agnes
at 2009-05-16T00:21
at 2009-05-16T00:21
By Mason
at 2009-05-20T20:13
at 2009-05-20T20:13
By Joe
at 2009-05-23T11:26
at 2009-05-23T11:26
By Zora
at 2009-05-26T07:56
at 2009-05-26T07:56
By Iris
at 2009-05-28T06:07
at 2009-05-28T06:07
By Agatha
at 2009-05-30T13:18
at 2009-05-30T13:18
By Eden
at 2009-05-31T08:18
at 2009-05-31T08:18
By Mason
at 2009-06-02T16:12
at 2009-06-02T16:12
By Kelly
at 2009-06-05T04:01
at 2009-06-05T04:01
By Oscar
at 2009-06-08T02:24
at 2009-06-08T02:24
By Daph Bay
at 2009-06-12T13:09
at 2009-06-12T13:09
Related Posts
春節高雄吃喝玩樂團
By James
at 2009-01-25T11:20
at 2009-01-25T11:20
好嘛,自介就自介XD
By Selena
at 2009-01-24T01:24
at 2009-01-24T01:24
:)
By Bethany
at 2009-01-24T00:57
at 2009-01-24T00:57
leobum
By Zanna
at 2009-01-24T00:40
at 2009-01-24T00:40
satanbug
By Frederica
at 2009-01-24T00:26
at 2009-01-24T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