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蚯蚓養殖與繁殖 - 水族

By Edwina
at 2008-07-10T09:19
at 2008-07-10T09:19
Table of Contents
絲蚯蚓(Tubifex hattai)俗稱紅蟲(非赤蟲及紅筋蟲)
一、生態:
絲蚯蚓生棲於有機質多而污染性之排水溝、灌溉溝渠或河流中,因絲蚯蚓為水生,所以當為餌料生物用時,不污染水質、生活力強,一般當為熱帶魚的活餌,也有用來餵鰻苗作為馴餌用。(一公斤約五十元)
二、分類地位:
貧毛綱Oligochataes
近生殖門目Plesiopora
絲蚯蚓科Tubificidae
絲蚯蚓Tubifex hattai
三、特徵:
絲蚯蚓:體成絲狀,長約85~100mm,淡紅色、背側有毛狀剛毛,體節數85~100,環帶在第11~12節,遇刺激時蟲體會捲曲成螺旋狀。
四、絲蚯蚓的生理:
消化管道:口-口腔-咽頭-食道-嗉囊-砂囊-腸-肛門
食物:枯葉、腐菜葉、放線菌、藻類及原生動物等
消化液:纖維素消化?、澱粉?、蛋白?、脂肪?。
五、絲蚯蚓的生殖:
(一)、雌雄同體,異受精交配。
(二)、雄性生殖器官在體節10~11節,雌性生殖器官在體節13~14節。
(三)、各雄孔排出精液到對方貯精囊儲存,交配後生殖環膨大(蛋白黏液,卵產於其中),利用體節縮放,使生殖環往前進,直到雄性生殖孔時放出精液,再收縮往前,由前面頭部滑出,兩端自動收縮封閉形成卵繭。
(四)、卵繭呈紡錘形,卵粒3-36個,孵化時間25-30天,由前端開始孵化。卵繭產於水面上潮濕之物體上。
六、培養基之調配與放養絲蚯蚓:
(一)、培養基:
報紙細切(2cm寬)(十二張左右)
泥土一公斤
米粉100公克(不是新竹米粉)
混合均勻,加水調濕醱酵一星期,再攪拌均勻,翻土及注水即可放養
(二)、成蟲放養:
自灌溉溝渠之溝邊採取(溝底皆幼蟲溝邊是成蟲,因為產卵在潮濕地),每個塑膠盆放養200-300公克,可利用水滴流來增加溶氧及維持水質,每三、四天投餵經過發酵的米粉或飼料一茶匙。
(三)、採卵:
放養後數天,成蟲會產卵於團狀潮濕報紙上(事先把報紙搓成團狀,放在放養盆中噴濕),產於背光處,將黏有卵繭的報紙取出,攤開平舖放於另外塑膠盆中孵化,孵化盆中有一公分的泥漿但不放水,要灑水保持潮濕,並避免晒太陽,一個月後有粒大小一團團紅色蟲體,即為幼蟲。
(四)、孵化:
卵繭孵化的時間約20天,隨時保持報紙潮濕,避免晒太陽。
(五)、養成:
孵化的幼蟲成團狀,此時加入營養泥漿(同培養基但泥漿較多),二週後即可加入培養基養成,可利用水滴流來增加溶氧及維持水質。亦可每三、四天投餵經過發酵的米粉或飼料一茶匙。(有資料顯示遮光培養可提高產量,減少青苔產生也可以增加產量)
(六)、採收:
水注滿並停止流水攪拌一下,絲蚯蚓為呼吸而跑出成一團,抓起即可。
(七)、乾燥:
等泥漿快乾裂時,翻開即成一團在底下。
七、營養分析:
粗蛋白59.6-63.4%
粗脂肪13.4-19%
粗灰分5.1-5.8%
粗碳水化合物11.8-12.9%
八、利用:熱帶魚活餌、鰻苗馴餌、脫水當熱帶魚飼料。
快速脫水法:泡入酒精,再泡入丙酮中,空氣中乾燥之。
九、餵食:餵食前先流水不投培養基一至二天,待腸道有機質消化完再餵魚。
(原始文章來源:水族旗艦網 ? 台北縣孔雀魚俱樂部 ? 雙和地區 ? 絲蚯蚓那裡買,作者:由魚友cattle6971 (米寶)整理)
--
球員TTM收藏
http://0rz.tw/373Sd
--
一、生態:
絲蚯蚓生棲於有機質多而污染性之排水溝、灌溉溝渠或河流中,因絲蚯蚓為水生,所以當為餌料生物用時,不污染水質、生活力強,一般當為熱帶魚的活餌,也有用來餵鰻苗作為馴餌用。(一公斤約五十元)
二、分類地位:
貧毛綱Oligochataes
近生殖門目Plesiopora
絲蚯蚓科Tubificidae
絲蚯蚓Tubifex hattai
三、特徵:
絲蚯蚓:體成絲狀,長約85~100mm,淡紅色、背側有毛狀剛毛,體節數85~100,環帶在第11~12節,遇刺激時蟲體會捲曲成螺旋狀。
四、絲蚯蚓的生理:
消化管道:口-口腔-咽頭-食道-嗉囊-砂囊-腸-肛門
食物:枯葉、腐菜葉、放線菌、藻類及原生動物等
消化液:纖維素消化?、澱粉?、蛋白?、脂肪?。
五、絲蚯蚓的生殖:
(一)、雌雄同體,異受精交配。
(二)、雄性生殖器官在體節10~11節,雌性生殖器官在體節13~14節。
(三)、各雄孔排出精液到對方貯精囊儲存,交配後生殖環膨大(蛋白黏液,卵產於其中),利用體節縮放,使生殖環往前進,直到雄性生殖孔時放出精液,再收縮往前,由前面頭部滑出,兩端自動收縮封閉形成卵繭。
(四)、卵繭呈紡錘形,卵粒3-36個,孵化時間25-30天,由前端開始孵化。卵繭產於水面上潮濕之物體上。
六、培養基之調配與放養絲蚯蚓:
(一)、培養基:
報紙細切(2cm寬)(十二張左右)
泥土一公斤
米粉100公克(不是新竹米粉)
混合均勻,加水調濕醱酵一星期,再攪拌均勻,翻土及注水即可放養
(二)、成蟲放養:
自灌溉溝渠之溝邊採取(溝底皆幼蟲溝邊是成蟲,因為產卵在潮濕地),每個塑膠盆放養200-300公克,可利用水滴流來增加溶氧及維持水質,每三、四天投餵經過發酵的米粉或飼料一茶匙。
(三)、採卵:
放養後數天,成蟲會產卵於團狀潮濕報紙上(事先把報紙搓成團狀,放在放養盆中噴濕),產於背光處,將黏有卵繭的報紙取出,攤開平舖放於另外塑膠盆中孵化,孵化盆中有一公分的泥漿但不放水,要灑水保持潮濕,並避免晒太陽,一個月後有粒大小一團團紅色蟲體,即為幼蟲。
(四)、孵化:
卵繭孵化的時間約20天,隨時保持報紙潮濕,避免晒太陽。
(五)、養成:
孵化的幼蟲成團狀,此時加入營養泥漿(同培養基但泥漿較多),二週後即可加入培養基養成,可利用水滴流來增加溶氧及維持水質。亦可每三、四天投餵經過發酵的米粉或飼料一茶匙。(有資料顯示遮光培養可提高產量,減少青苔產生也可以增加產量)
(六)、採收:
水注滿並停止流水攪拌一下,絲蚯蚓為呼吸而跑出成一團,抓起即可。
(七)、乾燥:
等泥漿快乾裂時,翻開即成一團在底下。
七、營養分析:
粗蛋白59.6-63.4%
粗脂肪13.4-19%
粗灰分5.1-5.8%
粗碳水化合物11.8-12.9%
八、利用:熱帶魚活餌、鰻苗馴餌、脫水當熱帶魚飼料。
快速脫水法:泡入酒精,再泡入丙酮中,空氣中乾燥之。
九、餵食:餵食前先流水不投培養基一至二天,待腸道有機質消化完再餵魚。
(原始文章來源:水族旗艦網 ? 台北縣孔雀魚俱樂部 ? 雙和地區 ? 絲蚯蚓那裡買,作者:由魚友cattle6971 (米寶)整理)
--
球員TTM收藏
http://0rz.tw/373Sd
--
All Comments

By Isabella
at 2008-07-15T08:34
at 2008-07-15T08:34

By Oliver
at 2008-07-16T11:22
at 2008-07-16T11:22

By Belly
at 2008-07-17T13:57
at 2008-07-17T13:57

By Valerie
at 2008-07-20T08:13
at 2008-07-20T08:13

By Ivy
at 2008-07-21T10:16
at 2008-07-21T10:16

By Yedda
at 2008-07-25T19:46
at 2008-07-25T19:46

By Irma
at 2008-07-27T20:33
at 2008-07-27T20:33

By Genevieve
at 2008-07-31T19:12
at 2008-07-31T19:12

By Eartha
at 2008-08-05T16:06
at 2008-08-05T16:06

By Lydia
at 2008-08-10T00:29
at 2008-08-10T00:29

By Rachel
at 2008-08-13T21:21
at 2008-08-13T21:21

By Iris
at 2008-08-15T16:33
at 2008-08-15T16:33

By William
at 2008-08-18T23:12
at 2008-08-18T23:12

By Xanthe
at 2008-08-22T23:27
at 2008-08-22T23:27

By Noah
at 2008-08-23T02:36
at 2008-08-23T02:36

By Andrew
at 2008-08-24T04:41
at 2008-08-24T04:41

By Hazel
at 2008-08-27T17:38
at 2008-08-27T17:38

By Kristin
at 2008-08-30T18:15
at 2008-08-30T18:15
Related Posts

By Suhail Hany
at 2008-07-09T14:18
at 2008-07-09T14:18
仿大樓冷氣水塔冷卻計畫

By Sandy
at 2008-07-09T04:56
at 2008-07-09T04:56
大家好!

By Olive
at 2008-07-08T23:59
at 2008-07-08T23:59
caesius

By Yedda
at 2008-07-08T23:00
at 2008-07-08T23:00
DIY水冷機$177元

By Susan
at 2008-07-07T16:35
at 2008-07-07T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