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蟲?錨蟲?白色有泡體寄-Philometra sp - 水族
By Adele
at 2014-12-10T11:40
at 2014-12-10T11:40
Table of Contents
部落格版:
http://northernstar-aquarium.blogspot.tw/2014/12/philometra.html
有寄生蟲、慎入,超連結處理太花時間,
就沒有轉到水版了。
----
http://i718.photobucket.com/albums/ww183/abo0722/IMG_8682_600.jpg
不少網友應該都對上面這張圖有印象,這蟲亦曾在我缸子出現,
讓我失去了數隻白金綠蓮燈、白金紅蓮燈、火焰亞瑟燈,
以及一些正常版的紅蓮燈。
在我的經驗中,這款蟲特別好發在白金(platinum)的魚隻身上,
白金的魚本來就屬抵抗力較弱者,
網路上可以查到白金的出現跟魚隻得到寄生蟲是有關的
(PTT的文章請見這篇;Tropical Fish Keeping的文章請見這篇;
好友Hite拍的厲害照片請見這篇,
內容也解釋魚隻亮眼的顏色是哪些色素細胞,強力推薦!),
所以白金的魚特別容易中這種蟲也合情合理。
我當時深受這蟲的困擾,在網路上查了很多的圖片,
後來認為這是錨蟲,
然後寫了這篇文章:https://www.ptt.cc/bbs/Aquarium/M.1249620030.A.89B.html,
但隨後被證明這是錯誤的認定,
而治療方法中的手術作法除了需要技巧外,
也伴隨蟲可能增殖的風險,這部分將會在後面敘述。
這款蟲不只出現在國內,對岸魚友也深受其害。
他們依據這款蟲的外觀,或以「白線蟲」稱之,
或以「勾蟲」、「線蟲」稱之,或受到我文章的誤導以「錨蟲」稱之。
不過這些名字都沒有辦法提供進一步的資訊。
以現在網路資訊發達的程度,
我們只要能確認名字,特別是英文名或學名,
就很容易能進一步找到治療的資訊。
很可惜地,無論是我錯誤認定的錨蟲,
或對岸使用的白線蟲、勾蟲等名字都無法提供後續搜索治療方法用。
透過不願具名的朋友幫忙拍攝顯微鏡照片,
以及另一位以魚病為專業的朋友梧桐(aka. 阿茂=water820)認定,
終於讓這款蟲的真實身份被揭露。
http://3.bp.blogspot.com/-edgbji8-HZI/VIVVaYPbqNI/AAAAAAAAFR8/kCpDBDQLmus/s1600/SNAP-190007-0158.jpg
由我挑除,泡在3.5%戊二醛中寄給朋友拍攝
梧桐依據我的描述以及圖中蟲體頭尾兩端呈現圓形、尾部的繁殖器官,
認為這款蟲應屬於Philometra這個屬別,
由於進一步的辨認品種還需要壓片後才能認定,故暫以Philometra sp.稱之。
(檢體已經寄了一份給阿茂,讓我們靜待結果,也再次感謝阿茂專業相助)
http://2.bp.blogspot.com/-5Z3qNKjJaUU/VIVVafF-QBI/AAAAAAAAFR4/Rb_y518zieY/s1600/SNAP-190119-0160.jpg
交合刺--生殖器官
如前所述,一旦知道了英文名字,資料就好找了。
在農委會家畜試驗所的「水生動物疾病行動診斷輔助系統」即有這款蟲的資料,
該系統以「線蟲感染症」稱之。
這類寄生蟲屬圓形動物門Nematoda,
不同種類棲息在魚隻不同器官,
寄生在皮膚者常見為Philometra及Philometroides兩屬。
治療方法:一般驅蟲藥均可使用在成蟲,
可用Fenbendazole,levamisole及Piparazine治療。
Ivermectin亦可使用,但其在魚的有效劑量接近致死劑量,
使用時需注意。
形成囊胞的寄生蟲則無法殺滅,造成治療上的死角。
http://i1095.photobucket.com/albums/i475/nmineiro/Tetrawithparasit.jpg
如上圖所示,
蟲有時在體表形成一層膜(囊泡)導致水中的藥物難以發揮效果。
但囊泡並非每次都出現,
像這篇第一張阿寶的圖片就沒有,即使蟲已經長得滿滿的。
至於我自己的經驗?我兩種都遇過 囧。
有囊泡與無囊泡者是否可能分別屬於兩種蟲?
這尚需要進一步確認。
http://4.bp.blogspot.com/-BCIcsXH32yI/VIVc3v4C2xI/AAAAAAAAFSg/aNHdGgu_4Ok/s1600/img3101c.jpg
這款蟲是「胎生」,雌蟲比雄蟲大得多,
這個特徵造成前面提到手術挑除的問題,
若挑除時幼蟲在雌蟲體內已經成熟,
在手術時又不小心挑破雌蟲,
則有可能造成幼蟲大量散佈在水中,加速傳染。
所以,採取手術必須注意事後消毒、將手術用水完全替換等工作。
挑下來的蟲以肉眼觀看是不會動的,
但根據梧桐大表示若在顯微鏡下其實可以觀察到蟲體不斷微微抖動的情形。
在對付這款蟲時常遇到明明已經處理完一次,
但一兩個月後同一隻魚身上又復發的情況,
這有可能是手術中造成幼蟲提前破體而出的二次中標,
亦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手術時就已經有稚蟲、雄蟲藏在鱗片底下而未被發現的緣故。
治療的方式除了「水生動物疾病行動診斷輔助系統」所提到的
Fenbendazole、Levamisole、Piparazine或Ivermectin驅蟲藥物外,
朋友在治療較大型魚隻如銀版時使用高濃度雙氧水浸泡亦可以使蟲脫落,
惟該手法使用在小型魚上,魚隻不見得能挺過浸泡時間。
網路上可以查到一些以其他方式治療成功的案例,
例如大陸CTA論壇有湛記大以伏滅菌(成份Flumequine)藥浴八天、
小凡大以百歐體外寄生蟲(經去訊詢問得知使用的是BIO潔安 Safe-W)
藥浴一個月治療成功的經驗。
另有以「自然療法」治癒者,例如蝦米的Abo大靠夏天增溫與提高換水頻率,
以及瑋瑋大利用改變環境來治療
(中標的紅蓮燈、放四尺草缸治癒、放珊瑚砂缸治癒國王燈)。
Jerry大則在Care of Magical Creature提醒「治癒時間需要很長 數週後才能見效」,
我亂猜想這可能是類似治療白點的狀況,
因為藥物對有囊泡的成蟲效果打了折扣,
所以要等既存成蟲被毒殺或走完其生命週期的緣故。
我個人傾向照本宣科的治療方法,
然而,由於藥物對於成蟲與有囊泡者效果乏善可陳,
故我採用一邊以手術挑除成蟲,
另一邊使用水生動物疾病行動診斷輔助系統所提到
諸如Fenbendazole、Levamisole等藥物消毒,
以清除肉眼所無法看見者,
透過兩種方法分別處理成蟲與稚蟲。
以往百歐BIO所出的掃蟲王F散劑就是以Levamisole為主要成分,
這款藥物停售之後要再找Fenbendazole、Levamisole就困難很多,
網友可以去獸醫院試試看,
如果有其他管道,還請網友能夠提供相關資訊囉!
12/9補充:
在國家網路藥典可查到以Levamisole為成分的十款
由不同藥廠生產但內容相同的藥物,藥品名分別為
ACTIVE (衛達)、DECARIS (比.仁山)、DECAS (十全)、DECASOL (明德)、
DEMISOLE (祝安)、DICARIS (西德有機)、LEMISOL (元宙、生達)、
LEVAMISOL (義.IEMA)、LEVASOL (皇佳、新豐)、LEVAZOLE (世達)、
TAKEIES (安主)、TAKERIES (長安)、TETRAMISOLE
,闊號內表藥廠名。
我走了兩間地方藥局與一間連鎖藥局,
藥劑師很親切的在電腦前幫我一項項輸入查詢,
三家都告知我現在找不到上述任一款藥物。
在老爹論壇尚存一篇2013在高雄買到Levamisole的文章,
可能南北大不同吧。
至於Levamisol在水族上的使用方式、轉化機制等,
學有專精的好友Kazemi曾經翻譯了一篇文章,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身邊有這些樂於分享其專業的朋友真是幸福啊!
--
http://northernstar-aquarium.blogspot.tw/2014/12/philometra.html
有寄生蟲、慎入,超連結處理太花時間,
就沒有轉到水版了。
----
http://i718.photobucket.com/albums/ww183/abo0722/IMG_8682_600.jpg
不少網友應該都對上面這張圖有印象,這蟲亦曾在我缸子出現,
讓我失去了數隻白金綠蓮燈、白金紅蓮燈、火焰亞瑟燈,
以及一些正常版的紅蓮燈。
在我的經驗中,這款蟲特別好發在白金(platinum)的魚隻身上,
白金的魚本來就屬抵抗力較弱者,
網路上可以查到白金的出現跟魚隻得到寄生蟲是有關的
(PTT的文章請見這篇;Tropical Fish Keeping的文章請見這篇;
好友Hite拍的厲害照片請見這篇,
內容也解釋魚隻亮眼的顏色是哪些色素細胞,強力推薦!),
所以白金的魚特別容易中這種蟲也合情合理。
我當時深受這蟲的困擾,在網路上查了很多的圖片,
後來認為這是錨蟲,
然後寫了這篇文章:https://www.ptt.cc/bbs/Aquarium/M.1249620030.A.89B.html,
但隨後被證明這是錯誤的認定,
而治療方法中的手術作法除了需要技巧外,
也伴隨蟲可能增殖的風險,這部分將會在後面敘述。
這款蟲不只出現在國內,對岸魚友也深受其害。
他們依據這款蟲的外觀,或以「白線蟲」稱之,
或以「勾蟲」、「線蟲」稱之,或受到我文章的誤導以「錨蟲」稱之。
不過這些名字都沒有辦法提供進一步的資訊。
以現在網路資訊發達的程度,
我們只要能確認名字,特別是英文名或學名,
就很容易能進一步找到治療的資訊。
很可惜地,無論是我錯誤認定的錨蟲,
或對岸使用的白線蟲、勾蟲等名字都無法提供後續搜索治療方法用。
透過不願具名的朋友幫忙拍攝顯微鏡照片,
以及另一位以魚病為專業的朋友梧桐(aka. 阿茂=water820)認定,
終於讓這款蟲的真實身份被揭露。
http://3.bp.blogspot.com/-edgbji8-HZI/VIVVaYPbqNI/AAAAAAAAFR8/kCpDBDQLmus/s1600/SNAP-190007-0158.jpg
由我挑除,泡在3.5%戊二醛中寄給朋友拍攝
梧桐依據我的描述以及圖中蟲體頭尾兩端呈現圓形、尾部的繁殖器官,
認為這款蟲應屬於Philometra這個屬別,
由於進一步的辨認品種還需要壓片後才能認定,故暫以Philometra sp.稱之。
(檢體已經寄了一份給阿茂,讓我們靜待結果,也再次感謝阿茂專業相助)
http://2.bp.blogspot.com/-5Z3qNKjJaUU/VIVVafF-QBI/AAAAAAAAFR4/Rb_y518zieY/s1600/SNAP-190119-0160.jpg
交合刺--生殖器官
如前所述,一旦知道了英文名字,資料就好找了。
在農委會家畜試驗所的「水生動物疾病行動診斷輔助系統」即有這款蟲的資料,
該系統以「線蟲感染症」稱之。
這類寄生蟲屬圓形動物門Nematoda,
不同種類棲息在魚隻不同器官,
寄生在皮膚者常見為Philometra及Philometroides兩屬。
治療方法:一般驅蟲藥均可使用在成蟲,
可用Fenbendazole,levamisole及Piparazine治療。
Ivermectin亦可使用,但其在魚的有效劑量接近致死劑量,
使用時需注意。
形成囊胞的寄生蟲則無法殺滅,造成治療上的死角。
http://i1095.photobucket.com/albums/i475/nmineiro/Tetrawithparasit.jpg
如上圖所示,
蟲有時在體表形成一層膜(囊泡)導致水中的藥物難以發揮效果。
但囊泡並非每次都出現,
像這篇第一張阿寶的圖片就沒有,即使蟲已經長得滿滿的。
至於我自己的經驗?我兩種都遇過 囧。
有囊泡與無囊泡者是否可能分別屬於兩種蟲?
這尚需要進一步確認。
http://4.bp.blogspot.com/-BCIcsXH32yI/VIVc3v4C2xI/AAAAAAAAFSg/aNHdGgu_4Ok/s1600/img3101c.jpg
這款蟲是「胎生」,雌蟲比雄蟲大得多,
這個特徵造成前面提到手術挑除的問題,
若挑除時幼蟲在雌蟲體內已經成熟,
在手術時又不小心挑破雌蟲,
則有可能造成幼蟲大量散佈在水中,加速傳染。
所以,採取手術必須注意事後消毒、將手術用水完全替換等工作。
挑下來的蟲以肉眼觀看是不會動的,
但根據梧桐大表示若在顯微鏡下其實可以觀察到蟲體不斷微微抖動的情形。
在對付這款蟲時常遇到明明已經處理完一次,
但一兩個月後同一隻魚身上又復發的情況,
這有可能是手術中造成幼蟲提前破體而出的二次中標,
亦可能是因為第一次手術時就已經有稚蟲、雄蟲藏在鱗片底下而未被發現的緣故。
治療的方式除了「水生動物疾病行動診斷輔助系統」所提到的
Fenbendazole、Levamisole、Piparazine或Ivermectin驅蟲藥物外,
朋友在治療較大型魚隻如銀版時使用高濃度雙氧水浸泡亦可以使蟲脫落,
惟該手法使用在小型魚上,魚隻不見得能挺過浸泡時間。
網路上可以查到一些以其他方式治療成功的案例,
例如大陸CTA論壇有湛記大以伏滅菌(成份Flumequine)藥浴八天、
小凡大以百歐體外寄生蟲(經去訊詢問得知使用的是BIO潔安 Safe-W)
藥浴一個月治療成功的經驗。
另有以「自然療法」治癒者,例如蝦米的Abo大靠夏天增溫與提高換水頻率,
以及瑋瑋大利用改變環境來治療
(中標的紅蓮燈、放四尺草缸治癒、放珊瑚砂缸治癒國王燈)。
Jerry大則在Care of Magical Creature提醒「治癒時間需要很長 數週後才能見效」,
我亂猜想這可能是類似治療白點的狀況,
因為藥物對有囊泡的成蟲效果打了折扣,
所以要等既存成蟲被毒殺或走完其生命週期的緣故。
我個人傾向照本宣科的治療方法,
然而,由於藥物對於成蟲與有囊泡者效果乏善可陳,
故我採用一邊以手術挑除成蟲,
另一邊使用水生動物疾病行動診斷輔助系統所提到
諸如Fenbendazole、Levamisole等藥物消毒,
以清除肉眼所無法看見者,
透過兩種方法分別處理成蟲與稚蟲。
以往百歐BIO所出的掃蟲王F散劑就是以Levamisole為主要成分,
這款藥物停售之後要再找Fenbendazole、Levamisole就困難很多,
網友可以去獸醫院試試看,
如果有其他管道,還請網友能夠提供相關資訊囉!
12/9補充:
在國家網路藥典可查到以Levamisole為成分的十款
由不同藥廠生產但內容相同的藥物,藥品名分別為
ACTIVE (衛達)、DECARIS (比.仁山)、DECAS (十全)、DECASOL (明德)、
DEMISOLE (祝安)、DICARIS (西德有機)、LEMISOL (元宙、生達)、
LEVAMISOL (義.IEMA)、LEVASOL (皇佳、新豐)、LEVAZOLE (世達)、
TAKEIES (安主)、TAKERIES (長安)、TETRAMISOLE
,闊號內表藥廠名。
我走了兩間地方藥局與一間連鎖藥局,
藥劑師很親切的在電腦前幫我一項項輸入查詢,
三家都告知我現在找不到上述任一款藥物。
在老爹論壇尚存一篇2013在高雄買到Levamisole的文章,
可能南北大不同吧。
至於Levamisol在水族上的使用方式、轉化機制等,
學有專精的好友Kazemi曾經翻譯了一篇文章,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身邊有這些樂於分享其專業的朋友真是幸福啊!
--
All Comments
By Lauren
at 2014-12-14T01:00
at 2014-12-14T01:00
By Faithe
at 2014-12-18T21:46
at 2014-12-18T21:46
By Charlotte
at 2014-12-22T23:48
at 2014-12-22T23:48
By Tom
at 2014-12-24T20:31
at 2014-12-24T20:31
By Catherine
at 2014-12-27T05:30
at 2014-12-27T05:30
By Oscar
at 2014-12-30T17:18
at 2014-12-30T17:18
By Hedda
at 2014-12-31T17:47
at 2014-12-31T17:47
By Tom
at 2015-01-05T01:32
at 2015-01-05T01:32
By Skylar Davis
at 2015-01-07T17:04
at 2015-01-07T17:04
By Faithe
at 2015-01-12T02:07
at 2015-01-12T02:07
By Emma
at 2015-01-14T20:34
at 2015-01-14T20:34
By Wallis
at 2015-01-17T19:35
at 2015-01-17T19:35
Related Posts
請問巧娃中了體內蟲的症狀跟治療方式?
By Rae
at 2014-12-10T11:27
at 2014-12-10T11:27
想詢問一下關於擴散頭(噴頭)問題
By Zenobia
at 2014-12-10T10:20
at 2014-12-10T10:20
養了1年多的海水魚..變天後全部死光
By Dinah
at 2014-12-10T00:08
at 2014-12-10T00:08
蝶尾單側肚子腫大
By Linda
at 2014-12-09T23:47
at 2014-12-09T23:47
缸裡有隻兇巴巴的魚
By Sarah
at 2014-12-09T23:46
at 2014-12-09T23:46